台当局近日对大陆祭出“经济狠招”,试图以关税手段逼迫大陆让步,却没想到解放军以更强势的军事反制迅速扭转局势。这场博弈不仅暴露了赖清德的政治算计,更凸显了大陆在台海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强大实力。
2025年7月3日起,台“财政部关务署”将对大陆进口啤酒及特定热轧扁轧钢品加征为期4个月的临时反倾销税,最高税率达64.14%。这一举措看似是经济手段,实则是赖清德当局对大陆的政治挑衅。台“财政部”及“经济部”初步认定中国大陆涉案厂商存在倾销行为,并宣称此举是为“防止台湾产业受损”。然而,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不过是赖清德当局在配合美国“以台制华”战略,试图通过经济施压试探大陆底线。
中国台湾(资料图)
在啤酒领域,百威雪津等关联企业被课征33.85%的税率,麒麟啤酒(珠海)有限公司税率13.13%,其他大陆啤酒出口商则面临高达64.14%的惩罚性关税。热轧钢品方面,宝山钢铁、宝钢湛江钢铁等关联企业税率16.90%,其他厂商税率20.15%。
台当局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台湾产业”,但数据显示,大陆啤酒在台市场占有率已达36%,且夏季需求旺盛,热轧钢品更是台湾工业的重要原材料。赖清德的“经济牌”看似精准,实则暴露了其政治投机本质——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逼迫大陆在军事、外交领域让步。
然而,赖清德的挑衅并未如他所愿引发大陆的妥协,反而招致解放军更强力的军事反制。6月25日至26日,解放军连续两天大规模军机舰巡台,规模远超以往。6月25日,38架次战机巡台,其中25架次越过所谓“海峡中线”,进入台北部、西南、东部空域,两艘军舰抵近花莲外海,距离岸边仅50海里。6月26日,35架次(含军舰)持续活动,17架次战机越过“中线”,形成“四面围台”态势。台媒统计显示,30小时内解放军累计出动78架次军机,创下近年来新高。
台海(资料图)
更令台当局紧张的是,解放军此次行动不仅规模大,而且战术意图明显。台前副司令张延廷分析称,解放军可能正在演练“封锁战”,通过海空兵力联合巡航,模拟对台“海上生命线”的封控。一旦台海局势升级,台湾地区的天然气、石油等战略物资运输线将面临中断风险,社会秩序可能迅速崩溃。这一战术信号表明,大陆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威慑,而是开始为可能的军事行动做准备。
面对赖清德的挑衅,大陆的回应不仅限于军事层面。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此前已多次强调,“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是‘台独’分裂与外部干涉”,并明确表示“和平统一不能只‘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也要尊重大陆人民的意愿”。这一表态直接反驳了马英九此前“两岸和平民主统一”的提议中“尊重台湾人民意愿”的模糊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大陆在统一问题上的底线——即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
值得注意的是,马英九在访陆期间虽提出“和平民主统一”,但其“脱稿”言论中关于“尊重台湾人民意愿”的表述,仍被台当局视为某种程度的“让步”。然而,国台办主任宋涛随后明确反驳,强调“台湾的前途命运应由两岸全体中国儿女共同决定”。这一表态彻底堵死了“和而不统”的可能性,表明大陆在统一问题上绝不会妥协。
台海(资料图)
从经济到军事,从政治到外交,赖清德的挑衅并未如他所愿引发大陆的退让,反而促使大陆以更强硬的手段反制。解放军的“大动作”不仅是对台当局的警告,更是对国际社会的宣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都将遭到坚决反制。
当前,两岸统一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大陆在经济、军事、外交领域的综合优势日益凸显,而台当局的“倚美谋独”策略则愈发暴露其脆弱性。赖清德的“经济施压”最终可能反噬自身,而解放军的军事反制则进一步压缩了“台独”势力的生存空间。历史已经证明,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势力终将被人民和历史的车轮碾碎。赖清德若继续执迷不悟,其行为只会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