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摩尔线程顺利过会,科创板将迎来“国产GPU第一股”。这家五年磨一剑的公司,历经四代自研GPU架构、万卡集群落地,未来能否将80亿元募资转化为追赶国际巨头的硬实力呢?本文将通过深度解读摩尔线程的招股书,一探究竟。
统一系统架构MUSA,对标并兼容国外主流产品
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就选择了全功能GPU路线,致力于推动构建国内自主可控的GPU生态体系,已成功推出“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GPU芯片架构,并围绕芯片构建了板卡、一体机、智算集群等多种层级形态的产品矩阵。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在产品生态方面,MUSA是公司自主研发的融合GPU硬件和软件的全功能GPU先进计算统一系统架构,包括统一的芯片架构、指令集、编程模型、软件运行库、驱动程序框架等。该架构能够针对各种并行计算场景提供高性能计算能力,允许开发人员使用C/C++编程语言来编写并行计算程序,同一代码可以运行在公司不同的GPU产品和系统上,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MUSA架构可兼容目前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从而确保开发者可以用最小代价利用现存国际主流生态下的代码工作。
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此外,开发者基于MUSA开发的应用具备广泛的可移植性,可以同时运行并兼容在云端和边缘的众多计算平台上,并可以应用在包括AI、图形、科学计算等各类应用领域。 相比采用GPGPU、ASIC等技术路线的其他单一AI加速卡产品,MUSA架构技术具备更强的计算通用性、更优的技术演进能力、更高的生态兼容性以及更广泛的市场适应性。凭借更全面的功能和更完备的计算精度,公司产品具有更高的计算通用性。
2024-2029年,国内GPU的AI智算、桌面级产品的市场规模CAGR分别为56.7%、38.1%
过去五年,中国GPU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84.77亿元快速增长到 2024年的1638.17亿元。未来,随着AI的应用不断开发,对于GPU等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预计将会出现爆发增长。 GPU产业下游应用领域可细分为AI智算产品和桌面级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预计到2029年中国GPU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635.78亿元。其中,AI 智算GPU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996.72亿元增至2029年的10333.4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6.7%;桌面级产品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641.45亿元增至2029年的3302.3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8.1%。 以摩尔线程为代表的国内GPU公司在不断实现架构创新和技术进步,满足中国AI智算和图形加速产业的芯片需求,发展势头迅猛。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在中国AI智算GPU市场,数据中心GPU产品是过去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82亿元以70.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687.22亿元。预计中国AI智算GPU市场未来还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55.7%的高增速增长至2029年的6639亿元;其他AI智算产品(包括边缘计算和云计算产品)预计在未来将以58.8%的增速在2029年达到3694亿元。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募资80亿元,投向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
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拟投入金额25.1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将结合DeepSeek等前沿MoE模型、多模态模型和世界模型的计算特点,对公司现有自主AI训推一体芯片进行架构、指令集、运算器和开发平台的全面升级。项目将引入先进工艺、先进封装、先进存储和高速片间互联技术,打造新一代自主可控的AI训推一体芯片,主要研发内容包括先进GPU芯片研发、MUSA统一架构计算平台软件栈研发和大规模智算集群解决方案研发等。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拟投入金额25.0亿元,建设周期3年。将基于研发成果,产出消费渲染卡、高端专业卡和云端全功能卡等主要产品。其中,消费渲染卡主要应用于电竞游戏、AI PC等场景;高端专业卡主要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影视制作、高精度渲染、数字孪生等场景;云端全功能卡主要应用于云渲染、云游戏、云电脑等场景。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拟投入金额19.8亿元,建设周期3年。项目拟从市场和客户对AI SoC 芯片在计算性能(特别是在大模型推理性能)、功耗和级联扩展性等方面的要求出发,对公司现有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的架构、总线设计、内存管理系统和软件驱动程序等技术开展升级迭代,并引入先进国产工艺、先进封装、先进存储以及高速片间互联等先进技术,研制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
2025年H1,AI智算业务占比94.7%,集群为主
摩尔线程的业务收入来自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SoC领域,其中AI智算、专业图形加速、桌面级图形加速领域的产品均基于其核心GPU芯片。 2025年H1,摩尔线程营收7.02亿元,其中AI智算业务占比6.65亿元,占比94.7%。AI智算业务中集群、板卡、一体机的收入分别为5.55亿元、0.98亿元和0.12亿元。公司的AI智算产品收入在2024年、2025年H1增长较快,主要由于市场对大模型训练、推理部署、GPU 云服务等需求大幅提升。 而专业/桌面级图形加速产品方面,2023年以来的收入持续下滑。摩尔线程在2021-2022年先后推出“苏堤”、“春晓”两代图形GPU芯片,初步构建国产图形GPU芯片产品体系。2023年原计划发布第三代“曲院”架构的AI智算与升级版的图形加速产品,但因供应有限,为优化资源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将上述产品加工为AI智算产品进行销售,未发布新图形产品。与此同时,下游用户对高端图形加速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要求持续升级,致使2023年以来图形加速产品的收入下滑。公司现已启动新一代图形芯片研发与产业化布局,逐步恢复提升图形加速市场的竞争力。前两大客户贡献主营收入比例87.5%
摩尔线程的客户集中度较高。2025年H1,摩尔线程的前5大客户贡献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为98.29%。其中第一大客户、第二大客户贡献的销售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6.6%、30.9%,合计87.5%,主要销售内容为AI智算集群设备和AI智算板卡。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订单达20亿元
摩尔线程在2025年9月5日的审核问询函中披露:正在洽谈的客户预计订单为20亿元。其中AI 智算领域正在洽谈的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7亿元,项目已取得采购意向并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部分产品交付;专业图形加速领域正在洽谈的客户对应产品是服务器端的国产渲染 GPU产品及云电脑的解决方案,预计对应收入将于2025年实现;智能SoC领域正在洽谈的客户为ODM厂商及教育、医疗、汽车、低空经济等行业相关客户,主要产品为AI PC及智能模组,预计该类合同对应收入将于2025年实现;桌面图形加速客户对应收入将于2025年实现。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支持万卡级规模扩展能力
在国内GPU领域,摩尔线程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率先实现了在同一颗芯片上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以及超高清视频处理所需计算能力的突破,其产品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部分“卡脖子”产品的替代。例如,MTT S80显卡的FP32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MTT S5000千卡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训练集群计算效率。 公司自主研发的KUAE系统可以为智算中心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支持万卡级规模扩展能力,单集群可部署超1000个计算节点,每节点集成8颗自研OAM模组化(OCP Accelerator Module,开放加速模组)GPU,通过3D全互联拓扑实现亚微秒级通信延迟,为DeepSeek等千亿参数大模型预训练提供稳定高效的算力支撑。 但与国际龙头公司英伟达、AMD 等企业相比,摩尔线程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仍需持续提升。其与国际龙头企业及国内重点企业等在市场竞争方面的比对情况如下:来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登陆科创板为摩尔线程按下了发展加速键。展望未来,公司面临着国内AI算力需求爆发的巨大机遇,其万卡集群能力与全功能GPU技术路线展现出广阔潜力;然而,客户高度集中、图形业务承压以及与国际巨头在尖端技术和商业化上的差距,亦是其必须直面的一场大考。征程与挑战并存,摩尔线程能否将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仍需时间检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