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翻出了财新网于2023年6月份发布的一篇名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须正视基础问题》的文章,里面有一个观点,发人深省,直击灵魂。

这篇文章共有9000多字,系统全面的揭示了目前中国养老体系中,因地域、权力所造成的巨大差异,以及还有其他诸多所需解决的问题。

其中,文章里分析提到:中国现收现付主导的职工养老体系实质是乡村父母抚养的子女进城工作,给城里的退休职工养老。

比如文章里有数据显示,2015年的普查显示,参加职工养老的25-35岁的跨地级市以及以上区域的流动劳动者占对应年龄的职工总量的20-30%,全部跨地市以上流动的职工占全部职工的17%,在东部发达城市,这个比例会更高。

这些流动人口在大城市内缴纳着社保,这些社保的钱又被拿去发放给城市的退休职工。而这些流动人口在农村的父母,大多无法享受到职工养老金,政策上也对这类群体的补偿也很少。

所以,这群流动人口一边承担着职工养老的义务,自己的收入也因此而减少,因此,他们赡养自己父母的能力也就被削弱了。

更有意思的是,按照上面数据中提到的年龄进行推算,这群人正是80-90年出生的这群人。

这也再次印证了“80后是最惨一代人”的观点。

人口红利没赶上,基本都是独生子;

教育红利没赶上,读小学那会,大学免费,等到读大学了,小学免费;

工作红利没赶上,没参加工作的时候,国家包分配,等大学毕业了,国家不包分配了,自谋职业;

房价红利没赶上,还没挣钱的时候,国家分配住房,等可以挣钱了,福利分房取消了。

退休红利也没赶上,成为了延迟退休的主力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