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惨的铁路枢纽城市,穷到全省垫底

在湖南的交通版图上,有两座因铁路而兴的城市,一个是株洲,一个是怀化。前者借京广、沪昆的“钢铁十字”崛起为工业重镇;后者虽坐拥湘黔、焦柳铁路枢纽,却困于经济洼地,曾长期面临“通道”只是“过道”的尴尬。论旅游,不乏山水盛景的怀化,眼看张家界以奇峰揽客、湘西凭古

“不死癌症”,折磨4000万中国人

因为女儿饱受痛经折磨,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下定决心投身相关课题研究。2024年年末,她在央视节目《开讲了》中透露,开发的新药目前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除了痛经本身,这则新闻也让另一种疾病进入公众视野——教授女儿痛经的根源,其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以

什么一线城市,衣服10元一件

去年,“广州的衣服50元买三件”的词条登上热搜,网上还出现了“广州衣服便宜成灾”的话题,这让许多外地人大吃一惊。这座一线城市,似乎重新定义了一块钱的购买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对这里衣服便宜只是有所耳闻,有个大概的印象。因为平时买衣服基本都是贪图方便

中国最“开放”的大学,藏在5A景区里

“同学,这里是湖南大学吗?”如果初到湖南大学,这样的询问是再正常不过的。这里与景区共生,岳麓山的云雾是天然的穹顶。教学楼嵌在枫林深处,图书馆与爱晚亭共享一片晚霞。学生们飞奔向课堂,身后是游客的镜头,眼前是青葱的绿意。岳麓书院的牌匾回响着历史的声音,麓山南路

中国最好吃的殡仪馆,挤满想蹭饭的人

黔境奇崛苦险,所谓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黔人脱胎此山水间,更琢磨出一番朴实、豁达而又充满灵性的独特气质。贵州不贵,“人无三分银”的清苦煎熬中,黔人仍不忘将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酸甜苦辣皆在舌尖。生老病死,人生大事,亲友前来相送,绝不能薄待了众人的肚肠。又

用多邻国粤语去吃早茶,差点饿死在广州街头

2022年8月,多邻国首次上架了粤语课程。到2024年,在多邻国上学习粤语课程的用户已超300万,身边用多邻国学粤语的朋友多少都能说出个虾饺、烧卖,但多邻国粤语真有实战意义吗?为了解答我心中的疑惑,我决定用三十天学习多邻国粤语,去广州实地测试一下多邻国粤语的实战效果。

高空腹血糖,悄悄谋杀东北人

这届都市牛马,爱把养生挂嘴边。轻食沙拉只是入门,下班撸铁上操课堪比时尚单品。犯馋想喝奶茶,也不忘多掏一块钱升级零卡糖。即便这样,有些养生人还不满足,竟学起老一辈跟较上了劲,不乏每天都用血糖仪的针往手指上扎的“容嬷嬷”,被调侃人没老,控起血糖却比自己奶奶还精

爱吃零食的中国人,被这个省掏空钱包

在中国这个美食大国,说到吃,很多省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河南是方便面“隐形冠军”,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2的火腿肠[1];江西藏着一个中国面包之乡,小小的资溪县诞生了鲍师傅、泸溪河等知名品牌[2];广东是中国饮料第一大省,生产了全国约四分之一的饮料[3];而山东则传

河南胡辣汤,为什么都姓方

胡辣汤,看似平平无奇,却是近两亿中国人最熟悉的早饭。一口热辣滚烫下肚,能攒起一整天上班的力气。有意思的是,以胡椒得名的,在它的老家河南,偏偏最爱姓“方”。最知名的方中山和方一坤之外,还有方秀华、方永结、方记、老方家......简直是胡辣汤的“方姓多重宇宙”。上一

100元挑战北京最大露天集市,能买到什么

旁边是车流繁忙的高速路,头顶不时有飞机轰鸣,还不时能看到高铁穿过。这里既不是北京南站,也不是上海虹桥,而是北京郊区一个热闹的乡镇集市所在地。沙河大集,藏身于五环外的昌平区沙河镇,虽远离市中心的繁华,却凭借独特的烟火气成为京城里的一处“隐秘角落”。有人称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