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雨佳
这个周末,苏超第6轮联赛又火热开赛了。
本轮赛事的线下观赛热度仍然居高不下,甚至在7月5日南京VS苏州的场次,观赛人数又突破了新纪录——赛场大屏上打出的60396人,似乎暗示着这场赛事在规模上还有更多向上探的空间。
当晚,有现场球迷发出视频,感叹南京主场球迷人浪不输欧洲球场。从现场发出的视频来看,球场的火热氛围、球迷的高涨情绪也堪比世界级赛事。观众们都翘首以盼,看南京与苏州逐鹿“江苏一哥”之战,谁能先下一城。
最后,南京和苏州也以0:0平局收场,一如这两座城市一直以来难分高下的较量。
然而,关于南京和苏州这场大众期盼已久的对垒,比球赛更早火起来的,是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一波“苏超梗”。
南京苏州“省会之争”牢牢占据苏超梗热度榜第一。“苏州GDP第一”“但南京有机场”,地铁走廊、商场大屏,到处都是南京、苏州这两位“江苏大哥”放下的狠话。两座城市的线下场景,剑拔弩张的战前氛围拉满,这其中少不了地产商、连锁餐厅、酒吧等线下商家为线下获客的暗暗发力。
城市文旅纷纷拿着官方账号下场玩梗,苏超“散装”赞助商们也不甘示弱,铆足了劲儿给自家赞助球队加油助威。分别赞助了苏超四支球队的“阿里系”依旧内讧不停,特别是这周正面对战的扬州队和无锡队,两队的赞助商余额宝和花呗先打起来了……
各大直播平台陆续入场,新华社破格转播,优酷体育入局,官方媒体、视频网站开始争夺苏超转播流量。
基于苏超的梗元素开拍的“苏超短剧”也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苏超的IP化进程已见端倪。
线下到线上,民间到官方,大众到企业,苏超巨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已经让它不止于“一场很火的体育赛事”,而是成为了这个夏天最具影响力的现象级娱乐事件。
从普罗大众的玩梗,发展为城市文旅、赞助品牌、线下商家的PK,再到转播平台、短剧制作的介入,一场多方借势、合作共赢的阳谋,造就了苏超从顶流赛事进化成顶级娱乐IP的发育过程。
这几天,一张南京地铁站内的照片在互联网上火了。
地铁站的走廊上方,挂着7月5日南京VS苏州的预告标语,下方的标黄加粗字体赫然写着:输谁都可以,决不能输苏州!
网友一看,乐了:“南京这下是真的急了”。再仔细一看,后面还有好些南京单方面放下的狠话,“赢不赢先放一边,南京有机场”“和气生财,踢苏州不算”……不管是基础设施还是玄学手段,南京是把自家老底都翻出来比了。
另一边,苏州也开始精神胜利法,例如在商场大屏打出五个简短但有力的大字:“一只鸭而已”(注:南京招牌菜是南京盐水鸭),还有看似安慰实则挑衅的:“阿南,输球没关系,大不了去隔壁当省会”,颇有些“茶味语录”那味儿了。
南京和苏州的网友在造梗比拼上也开启了巅峰之战。这边,南京网友:“没有一只鸭可以走出南京,就像没有一架飞机可以在苏州降落一样”,苏州网友:“姑苏城外寒山寺,南京苏州0:4”;南京网友:“苏州=输州”,苏州网友:“南京=难进”。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评论区里,不明觉厉的外省网友发问:“他们这是在争什么啊?”有江苏ip的网友解答:踢球赢省会!
不得不说,第6轮的苏超联赛,南京和苏州这场“省会之争”的较量抢占了大多数观众的眼球。焦灼程度甚至到了两座城市的文旅官方都下场对阵的地步。
比赛还没开始,抖音平台上的官方“公关战”已经打响。苏州文旅官方“君到苏州”先是发了一则“美食视频”红焖鸭子、椒盐鸭子、姜鸭子、烤鸭子……琳琅满目的鸭子做法,没有对美食的渴望,满满的都是打败“南京盐水鸭”的决心。
南京电视台“南京文旅频道”回敬一条玩梗视频,视频中的“苏州大闸蟹”一个助跑,下一秒就变成了南京的盘中餐——蟹黄面。配套的文案同样内涵意味十足:“第一次见这么热情的‘供应商’!”南京文旅部门的官方账号“南京文旅”也发了南京盐水鸭手握苏州大闸蟹的AI动画:“小小螃蟹,轻松拿捏,味道好极了!”
不占主场优势的苏州文旅又另辟蹊径,本着“人多力量大”的核心思想,和邻居上海文旅,广西的百色文旅、钦州文旅都发起了合拍视频,一边让上海玄学施法“南京零”,一边请广西“助荔帮芒”,线下的球赛场地还没布置好,线上的两家文旅部门先打得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江苏卫视这个省级频道则看热闹不嫌事大,还要雨露均沾地往各个球队的战火里再添一把火。
连官方文旅都开始下场拟人,有了“官方背书”的一哥之争让网友们的代入感和参与感更强了,南京VS苏州的这场“德比之战”热度空前,更是吸引来了新华社等一众央媒在官方视频号上全程直播。新华社直播间刚开播不到半个小时,就有16.5万次播放,26.7万次点赞,1.2万转发。
为什么南京和苏州的这场对决,能在本就流量巨大的苏超赛事中脱颖而出,在12家球队、6场比赛里占据绝对的“榜一”?底层逻辑其实是南京和苏州这两座江苏重镇在文化和经济上的持续争霸。
从历史地位上来讲,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十代都会”,在政治、文化上的中心地位一直难以撼动。然而,苏州在经济体量上却保持着对南京的碾压态势,2024年的2.4万亿生产总值将1.8万亿的南京牢牢困在“老二”的位置上。
历史底蕴孕育出的地方文化与旗鼓相当的经济实力,逐渐演化为了两地漫长的“省会之争”,成了本地人津津乐道的调侃戏说。同时,也是今天两座城市热梗爆火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其实,当我们解读南京与苏州的“一哥之争”时,也在解读苏超能成为“顶流”的核心密码。
南京与苏州的“省会之争”,从始至终都“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上是经济和历史地位的较量,事实上还是两座城市和市民对自己实力的骄傲、对对方实力的认可。
苏超的出圈核心也在于此。十三座城市经济上的齐头并进、地方文化上的各成体系是苏超热梗出圈的根本因素,苏超只是将一直以来的“十三太保之争”具象化为了一场球赛,给了各城市一个在GDP之外较量实力的空间。
这也是其他省份的“浙超”“粤超”等等省级联赛难以复制苏超的主要原因。
出圈之后,如何承接住这波流量,江苏也借苏超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不管是南京作为“省会大哥”大方接受苏州、南通的“南哥”踢馆,还是常州不但没有因垫底灰心,反而借势将“恐龙梗”“|州梗”打响出圈,背后都能看见城市文旅对大众调侃表现出的大胆活跃和对网络热点的积极响应。城市官方主动下场,不仅跟上了普罗大众的创意出梗,还用年轻包容的态度和C端受众的热情形成了默契的呼应,形成了“大众创造,官方呼应”的良性循环。
谁最敢玩,谁最会玩,谁先出圈。这种趣味化的官方营销,正是互联网如今稀缺、大众也喜闻乐见的一种正面现象。复盘苏超爆火的“来时路”,将民间的城市PK转化为官方的共同参与,形成“十三太保”间的真正对垒,把互联网玩成“一池活水”,正是苏超至今保持火热的重要因素。
这场新鲜的网络狂欢,也让苏超在这个周末强势霸榜热搜。7月6日的抖音热榜上,多条关于苏超的热搜词条热度高居不下,“苏超联赛积分榜”的词条更是以1140.4万的热度牢牢占据抖音热榜主榜第一。
苏超爆火之后,更加让人关注的其实是随之而来的商业转化。流量让苏超变成了一块巨大的蛋糕,随着品牌的不断加注,绿茵场之外的赞助商侧俨然变成了另一处硝烟战场。
继城市文旅之间的“口水仗”、上周的“阿里内讧打到苏超”网络出圈,品牌似乎已经逐渐摸索到了蹭苏超热点的核心要素,那就是——放弃高冷人设,观众爱看的是“护短文学”。
同时赞助了南京和南通的维达,海报标语针对起了本轮对战的苏州和徐州;
淮安、常州对战在即,舒化为常州鼓劲“轻松拿‘虾’”;
扬州、无锡正式开战,场外的花呗和余额宝不仅嘴上功夫谁也不饶谁,线下居然也肉搏起来了,眼看自家球队输掉比赛的余额宝向网友哭诉“求支招!”;
当余额宝还在问怎么办时,赞助了扬州队的安慕希已经给出了标准答案:不管谁赢谁输,安慕希都请全扬州人民喝酸奶!
身为赛事总赞助商的京东“身负重任”下场劝架,喊出“十三太保都是京东的宝”,不管哪个城市拿冠军都送1000台百时电视,打得如火如荼的“十三太保”心里顿时都有点暖暖的吧;
也有抢不到急得没招了的品牌,比如滴滴出行。一边想办法“赚赞助费”,一边给观众们热心介绍滴滴推出的9.8折“超值路线”。
不过,在一众为自家球队摇旗呐喊的赞助商队伍中,最卖力的当属冠名常州队的淘宝闪购了。
先是“下血本”发布百万免单活动:只要常州队进球,淘宝闪购就送100万份免单!
接着开始在球队保障上下功夫:不仅请来中超悍将黄紫昌给常州队队员交流研讨,还在前国足教练米卢的评论区底下求指导,结果还真的采访到了米卢。
甚至,在科学和教学里最终还是选择了玄学,专门发布了一篇文章论证了常州队未能取得首胜的因素:可能是一些“不太吉利”的地名导致的!比如常州恐龙园的有龙则0,武进区的无进,天宁区的添零……
最终在淘宝闪购的“死皮赖脸”下,宝林寺慈悲为怀地同意“暂时改名”;“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也将名字改为了“常州赢球野生动物世界”,并表达了对淘宝闪购真诚策划的感谢。
为了让至今一局未拿的常州队在7月6日的比赛迎来历史性一球,淘宝闪购可以说是操碎了心,还被网友冠名“妈系赞助商”。不仅常州出圈,淘宝闪购这波也是凭借“护短文学”和“拟人营销”赚足眼球了,不仅“事迹”被各个娱乐账号争相转发,视频数据方面,最热的一条抖音也成功破万转、10万赞。
很明显,动作不断的赞助商们都在享受着苏超这场泼天流量带来的顶级品牌曝光。
与此同时,在与赛事强链接的赞助商合作之外,苏超有了更多发散性的商业转化模式。
7月2日,优酷体育官宣拿下苏超转播权。7月5日开始,打开优酷体育频道,就能直接观看苏超赛事直播。此前在6月中旬,爱奇艺体育已早早拿下苏超转播版权。作为一场体育赛事,苏超在转播平台侧的转化拥有了更大空间。
“十三太保”的高度拟人化和分量十足的梗元素,也激发了网友和官方开拍“苏超短剧”的热情,甚至在这些娱乐性质的内容之外,已经有真正的商业项目开始借苏超IP投资短剧。
苏超内含的强内容性和高延展性,使其在各方的加持下,逐步打造出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品牌故事”。
综合性的体育赛事,一直都是参与门槛低、参与度极高的网络热门话题类型。每届拥有奥运会的夏天,都是互联网全民参与、全民造梗的夏日狂欢。去年夏天,互联网也恰好沉浸在看奥运的火热之中。今年这个夏天,当奥运已经走远,苏超作为一场异军突起的夏季赛事,刚好承接住了互联网“空窗期”的潜在流量。
相比起专业足球赛事,苏超的参与门槛更低,参与苏超话题不需要太多对球员、球队等专业信息的了解,而只需玩梗、造梗,苏超在这一点上与奥运的流量制造模式十分相似。同时,苏超的出现,也重燃了国内观众对于足球的热情,填补上了足球受众和足球话题这一流量缺口。
看的是苏超,玩的其实是段子,共同创造互联网集体记忆的过程,让苏超不仅仅止于一项地方体育赛事。从其在互联网的发酵程度来看,它已经更像是一个“课件超多”的大型泛娱乐IP。
城市文旅、品牌的加注,甚至是短剧的进入,苏超的热度和价值不断被看见、被挖掘、被二次创生。奥运之外,苏超崛起,这场新的夏日体育狂欢背后,是从良性竞争走向多方获利的阳谋与共赢。
苏超下一步进化方向在哪里?很难预测,毕竟刚开始,人们都以为这只是江苏省内再普通不过的、“交作业”性质的一次联赛。
1分钟速读本文:
这篇报道讲的是江苏南京和苏州两座城市因为一场足球联赛——“苏超”(江苏省内的足球俱乐部联赛),突然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结果意外带火了整个赛事,甚至成了全国网友围观的热门娱乐事件。简单来说,重点有这几个:
1.城市battle引爆全场
南京和苏州这对“江苏双雄”历史悠久,一个是六朝古都,一个是经济大佬,平时就暗戳戳较劲。这次苏超联赛,南京队主场对苏州队的比赛,现场来了6万人,堪比欧洲豪门对决!更绝的是,两座城市的文旅部门、网友、商家全都下场玩梗:
- 南京地铁挂横幅:“输谁都不能输苏州!”还喊话“我们有机场”;
- 苏州反怼:“一只鸭而已”(讽刺南京盐水鸭),甚至拉上上海、广西文旅一起组团“嘲讽”;
- 网友更狠:“苏州=输州”“南京=难进”,互相内涵得不亦乐乎。
2.苏超有多火?
- 现场:比赛像演唱会,球迷喊声震天,堪比世界杯;
- 线上:抖音热搜霸榜,新华社亲自直播,优酷、爱奇艺抢着转播;
- 品牌营销:赞助商们疯狂整活——维达纸巾喊话:“苏州徐州踢球,我们南京撑腰!”淘宝闪购给常州队狂撒百万免单,还请米卢(前国足教练)指导,甚至给输球的城市改名祈福;京东霸气放话:“不管谁夺冠,都送1000台电视!”
3.为什么这么火?
- 城市PK的天然话题:南京和苏州经济、文化长期较劲,球迷和网友借足球发泄情绪;
- 全民参与门槛低:不用懂足球规则,光是玩梗、吃瓜就能加入狂欢;
- 官方带头玩梗:文旅局、电视台甚至省委宣传部都下场互动,把“城市竞争”变成“娱乐综艺”。
4.后续影响
苏超现在不只是足球赛,更像一个超级IP:
- 城市借着热度宣传旅游、美食;
- 品牌靠蹭热点卖货,销量暴涨;
- 短剧、表情包、二创内容满天飞,妥妥的“流量密码”。
总结:苏超把两座城市的“恩怨情仇”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既展示了江苏各城市的独特魅力,也给品牌和营销人上了一课——想出圈?学会“玩梗+接地气”才是王道!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