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巴黎航展上,法国达索航空的展台前,当达索CEO埃里克·特拉皮耶面对镜头坚称“阵风比所有中国战机优秀得多”时,展馆里无人问津的“阵风”机型与热火朝天的歼-10C展台形成刺眼反差。2025年5月,印巴边境爆发短暂而激烈的空战。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战报显示,其空军使用歼-10CE战机一举击落5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尽管印度军方保持沉默,但社交媒体流传的残骸照片中,清晰可见法国制造商的标签。法国情报官员私下证实:至少一架阵风确认被击落,创造了这款先进战机的首次实战损失记录。

达索航空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失败。CEO特拉皮耶先以“印度未通报情况”推脱责任,继而强调“任务成功与否不取决于零损失”,甚至搬出二战盟军的伤亡来类比。最后话锋一转,突然宣称“阵风比所有中国飞机好得多”,试图用攻击性宣传掩盖技术质疑。当“阵风”的海报在航展上遭遇歼-10CE的“面对面”布展设计,达索遭遇了更残酷的市场回应。

专家谈法阵风战机卖不出去却赖中国

中东买家直言:“实战表现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这种消费者觉醒直接反映在销售数据上:印度购买“阵风”的全包合同单价高达2.3-2.9亿美元,而歼-10CE仅售5500万美元。更令法国军工焦虑的是,传统客户开始动摇。印尼国防部副部长公开证实,正在评估中国歼-10战机——这个已订购42架“阵风”的国家,显然在实战结果面前重新权衡采购计划。

当商业手段失效,法国情报机构突然抛出一份“调查报告”:宣称中国驻外武官系统性地破坏“阵风”销售,向阵风采购国渲染其“实战表现不佳”,同时推销中国装备。法国国防部随即配合发声,指控存在“针对阵风的虚假信息运动”,目标直指“法国战略自主和国家形象”。当中国国防部以“毫无根据的谣言和诽谤”严正驳斥后,法国军方官员却向美联社承认:无法证明网络上的批评声音与中国有关联。这种自相矛盾的指控,暴露了更深层的焦虑——当中国战机用实战证明性能、用价格碾压市场时,某些西方军工巨头惯用的“技术神话营销”正在失效。

专家谈法阵风战机卖不出去却赖中国

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军工贸易逻辑的根本变革。“阵风”战机曾以“多面手”特性横行市场,而今其技术短板在实战中暴露无遗:面对歼-10CE时电子战能力不足、非隐身设计生存率堪忧。达索一边将失败归咎于“印度操作不当”,一边仍坚持每月两架的生产节奏,实则陷入两难境地:若承认技术缺陷,将危及56架法国空军及164架国际订单;若归咎印度,则得罪最大金主——印度尚有114架战机招标项目待启动。

而中国军工的体系化优势正在显现。歼-10CE不仅展示战机,更配套PL-15E导弹、电子战系统和数据链解决方案,形成完整作战体系。这种“交钥匙”模式,让传统上依赖政治捆绑的法国军售相形见绌。航展尾声,一位中国博主询问阵风飞行员:“为啥印巴冲突中阵风会被击落?”法国飞行员闪烁其词:“可能是印度整体作战系统太差,我们不知道他们怎么操作的。”

专家谈法阵风战机卖不出去却赖中国

这句推脱道破了真相——击落“阵风”的不是中国宣传,而是其自身技术局限与客户体系缺陷的双重困境。当法国情报机构忙着编织“中国威胁销售”的剧本时,埃及的54架、印尼的42架订单背后,客户真正盘算的是:花2.9亿美元买一架被5500万美元战机击落的武器,究竟值不值?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