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点历史赵富贵
编辑|懂点历史赵富贵
一则来自英国《金融时报》的消息引发国际市场震动,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已悄然购入10万吨镍,将国家储备量从6-10万吨推升至接近翻倍水平。
海关数据同步印证了这一战略动作——2025年前5个月,中国纯镍进口量高达77654吨,同比增长超过100%,创下2019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
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中美贸易战中的稀土、芯片与大豆博弈时,中国在资源储备战场已落下一枚关键棋子。
中美博弈的全面战场
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在48小时内连退三步,解除对华乙烷出口限制、开放EDA芯片设计软件供应、恢复C919客机的发动机出口许可。
这一系列仓促解禁背后,折射出美国对中国“断供反制”的深度焦虑——此时中国已连续三个月未进口美国原油,页岩油企业堆积如山的库存正将资金链压向断裂边缘。

贸易战场早已硝烟弥漫
美国6月25日对中国六类产品发起关税突袭,胶合板征收504%反倾销税,低速电动车税率高达1157%,钢栅栏被课以86%反补贴税。
更隐蔽的打击来自越南与美国达成的“分层关税协议”,通过40%惩罚性税率狙击含中国零部件的转口贸易。
面对这套组合拳,中国商务部深夜声明掷地有声:“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科技封锁与反制同步白热化
2025年初特朗普尚未就职,中国已先发制人制裁39家美企,10家参与对台军售企业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28家美国实体遭遇两用物项断供。
而当美国试图以HALO高超音速导弹威慑中国海军时,该项目却因预算超支被迫取消,暴露出美军工体系的深层痼疾。
相比之下,中国055型驱逐舰搭载的鹰击-21导弹以10马赫速度和1500公里射程突破现有防空系统,成为悬在美军航母头顶的利剑。

中国的多战线备战
当特朗普4月威胁加征50%关税时,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回应是一张“无字天书”,这份沉默背后的行动却雷霆万钧,对美商品加征34%关税,同时对钐、钆、铽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牌直击美国军工命门——一架F-35战机需消耗410公斤稀土材料,一艘核潜艇更需4吨以上,五角大楼报告承认,若中国全面断供,美国军工企业将在6个月内停产。
农产品领域中国同样布局深远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量骤降至零,舟山波音工厂的飞机连夜返美。
中国转身与巴西签署2000万吨大豆订单,巴西港口卡车排起长队,与此同时,国产C919客机逆势拿下东南亚和非洲260架订单,国产发动机CJ-1000A在运-20平台完成极端测试。

军事斗争准备同步推进
2025年1月,中国五大战区全军开训,青藏高原轻武器实弹射击、南海实战化训练、北部战区战备演练。
南部战区的“杀威棒”直指南海挑衅势力,而空军航空兵某旅的新年首飞比武,更被外媒解读为对台海局势的震慑。
与此呼应的是中国6G电子战系统的突破——在南海测试中,太赫兹频段与AI算法结合,令菲律宾海军雷达彻底“失明”。

资源为刃,科技为盾
中国的战略定力根植于清醒判断
“不打无准备之仗” 绝非口号,而是刻入骨髓的生存哲学,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国产商品价格优惠评审意见》,将内需市场提升至战略高度。
广东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深圳以5.8%的GDP增速领跑全国,其制造业投资增长35.8%,电子通讯设备投资暴涨59.4%,这些数据背后,是向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高端制造的坚决转向。

资源储备成为新博弈筹码
镍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关乎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的命脉,中国此次翻倍储备,恰逢印尼镍矿出口政策波动期,既保障了比亚迪等企业供应链安全,又为电池技术升级预留战略空间。
这种布局与稀土管制形成呼应——当西方担忧“中国稀土欧佩克”时,中国已悄然掌控全球70%的稀土产能,在资源战场赢得定价权。
更深层的底气源于科技突围
美国封锁芯片技术的五年间,中国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21.4%,2024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华为在5G战场突出重围后,6G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40%。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所言:“美国的制裁反而逼出了中国的太赫兹通信突破,这种逆境创新太可怕了”。

镍储备翻倍的战略价值,远超金属本身的重量,当美国忙于关税战中的见招拆招,中国正以资源储备、科技突围、军事整训构建三维防御体系。
从芯片出口突破万亿到6G专利全球占比40%,从稀土管制到镍资源倍增,每一步都在印证中国战略文化的精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信息来源:
“中国正抓紧储备工业金属,保证供应链安全”——观察者网2025-07-07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