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宁夏门诊慢特病覆盖病种扩容至42种
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以前看个头疼脑热都是自己掏钱,现在可不一样了。”7月4日,银川市退休教师李秀梅在兴庆区凤鸣佳苑社区卫生站取药时,切实感受到了医保改革带来的实惠——近七成门诊费用便由医保基金直接支付。这份“惊喜”,如今已成为宁夏万千参保职工的日常体验,这也标志着自治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正平稳有序运行,为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
这项改革的核心在于“大小共济”双轨并行、协同发力。所谓“大共济”,即全体参保人共同构建门诊保障安全网。通过调整基金结构,让医保基金“大池子”更加充盈,直接转化为参保人门诊报销待遇的显著提升。目前,在职职工在全区三甲、三乙、二级、一级医院门诊的报销比例分别达到60%、65%、70%、7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更高,分别达到65%至80%,年度报销封顶线也提升至4000元(在职)和4500元(退休),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小共济”则打破了以往个人账户“一人一卡”的壁垒,激活了沉睡的医保资金。如今,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不仅可自己使用,还更能为配偶、父母、子女等近亲属支付就医购药费用,实现了“健康者帮病患,年轻者助长者”的家庭互助新模式,有效纾解了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费用压力。
全区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推行两年来,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如春雨般浸润着千家万户。数据显示,全区职工普通门诊统筹累计惠及就诊2473.65万人次,医保基金支出达16.45亿元,门诊看病报销从曾经的“新鲜事”变为了“平常事”。同时,门诊慢特病保障网不断织密,覆盖病种扩容至42种,惠及426.95万人次,基金支付10.55亿元,为长期患病群体筑牢了医疗保障防线。此外,借助“我的宁夏”APP等便捷通道,参保职工累计实现家庭共济192.63万人次,共济资金规模超2.08亿元,让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在亲情纽带中焕发新的活力。
自治区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门诊共济改革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与资源优化。通过不断提升医疗保险服务,我区为参保职工提供更加公平、便捷的看病就医服务,在不增加参保单位和职工缴费负担的前提下,实现了医疗保障范围的拓宽与待遇结构的升级。从个人积累转向互助共济,从“看病自付”到“基金共担”,宁夏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改革正稳健铺就一条更具韧性、更显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之路。(宁夏日报记者 周昕)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