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期限的最后关头,印度打算用美国的方式反击特朗普,与此同时,巴西总统说了实话。那么,印度此次进行了何种举动?巴西总统的表态,又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印度和美国的贸易谈判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如今,距特朗普政府设定的7月9日关税暂缓大限仅差最后一步,双方仍然没有达成协议。于是,印度的立场也逐渐清晰起来——不妥协,不让步,不做美国的顺民。

巴西总统涉美表态传递怎样的信号

7月4日,恰恰是美国独立日这天,印度政府向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提交文件,宣布将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这一行动直指特朗普政府威胁对170多个国家加征的“对等关税”。就在同一天,印度总理莫迪的专机降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金砖国家峰会,他在启程前公开宣称:“金砖国家是促进‘全球南方’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建立平衡的多极化世界秩序。”

与此同时,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已经表态,印度不会为了赶在最后期限前签协议而仓促决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印度还用上了“美国的套路”——戈亚尔说,印度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进行谈判。

他这样说:莫迪政府这些年签了很多自由贸易协定,和毛里求斯、阿联酋、澳大利亚、欧洲自贸区、英国都谈妥了,印度在谈判方面不缺乏经验,也不怕对抗。戈亚尔强调,“印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竞争。”

有分析认为,印度这次会如此硬气,最主要还是美国的要求,触及了印度经济最脆弱的神经。一方面,美方继续对印度汽车零部件、钢铁和纺织品加征关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微薄,承受不起额外关税重压;

巴西总统涉美表态传递怎样的信号

另一方面,特朗普却要求印度对美国产品全面实施零关税,这将导致美国廉价农产品冲垮印度本土市场。要知道,印度农业占GDP比重高达16%,直接关系着5亿农民的生计,更是莫迪政府的“票仓命脉”。2020年,莫迪就曾强推农业改革法案,引发百万农民围困新德里的抗议狂潮,最终被迫撤回法案。简单来说,在印度,得罪农民就等于政治自杀。

所以,这次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就划出了两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农业和乳制品领域绝不开放。而美国那边则表现得既强硬又焦虑。特朗普已经开始用“信函”来推进他的“对等关税”政策,并且还威胁说,如果不能达成协议,美国将提高关税,同时可能对支持金砖组织的国家加征额外10%的税。

这一做法引起了金砖国家的强烈不满,巴西总统卢拉直接站出来表态:“世界已经变了,我们不需要一个皇帝。”卢拉强调,金砖国家正在寻找一种新的全球组织方式,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让人不安。此外,卢拉还再次提出应该摆脱对美元的依赖。

巴西总统涉美表态传递怎样的信号

这并不是卢拉第一次批评特朗普。几周前,他就指出特朗普的行为缺乏大国总统的样子,让他“少上点网,多想点和平”。除了巴西,金砖其他成员国也做出了回应。中方指出,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金砖国家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不搞针对、不搞对抗,肆意加征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也说,金砖国家不是为了和谁竞争,而是要拓展多边合作。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更是点出关键:“金砖合作机制从不针对第三方,也不会在未来改变这一点。”事实上,特朗普之所以频繁威胁加税,根本原因正如卢拉所说——金砖国家越走越近,沙特刚正式加入金砖,30多个国家就表达了加入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在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感受到了压力,于是想用老套路遏制。不过这一次,套路不灵了,金砖在7月6日的联合声明中虽然没有点名美国,但明确表达了对关税政策的“严重关切”,认为这种做法扭曲贸易,破坏全球供应链,不利于世界经济。

巴西总统涉美表态传递怎样的信号

不难看到,今天的金砖国家正逐渐成为多边合作的中心,在美国步步紧逼的背景下,成了不少国家眼中的避风港。过去是七国集团定规则,现在是金砖国家给出替代方案。世界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特朗普依旧停留在“加关税就能赢”的旧思维中,但新兴市场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路。若是美国还看不清这一点,那么只会被时代甩下车。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