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供应链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
这是黄仁勋年内第三次到访中国,也是他首次脱下皮衣穿上唐装并且用部分中文发表演讲。而在此前一天,英伟达获批向中国市场销售H20芯片,并即将发布RTX Pro GPU,而且公司股价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市值也超过4.1万亿美元。
7月16日下午举行的一场约90分钟的小规模交流会上,黄仁勋和三十多家媒体分享了他对目前中美AI算力和大模型,H20进展细节,中国电动车发展,以及对于未来AI发展看法等。
黄仁勋表示,中国在计算机、AI大模型和应用方面正在加速发展,而DeepSeek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源推理模型,这是毋庸置疑的突破,因此在模型层,技术进步非常快,DeepSeek R1非常创新,他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深度思考AI模式。
黄仁勋坦言,中国市场至关重要,这里培养了全球50% 的AI人才。而且,DeepSeek和Kimi确实很优秀,DeepSeek-R1既是一种革命性的模型,也是第一个开源的推理模型,而且非常创新。对于应用场景而言,它们非常高效,因为它们是开放的,可以根据任何你想要的应用场景来调整它们,甚至可以在这些开放模型基础上创建一家公司、一款产品或一项业务。
“计算机技术、芯片、系统、网络、基础设施构成了AI的第一层;其上是模型和应用。中国在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发展非常迅速,像DeepSeek、阿里巴巴、kimi这些公司都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DeepSeek推出了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这是一个突破。”黄仁勋称,在应用层,中国发展尤为迅猛,有大量创新场景快速落地。这种速度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强大的教育体系,中国培养了全球约50%的AI研究人员,拥有世界领先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基础。
黄仁勋早前也强调,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所有年轻人,每个人都应该参与AI发展当中,这将是未来的潮流。
他还透露,这次北京之行结束后不会再去往中国其他城市,因为他“想念家中的小狗”。
33年铸成全球最大AI基础设施企业
英伟达起步于1993年,从游戏芯片行业起家,游戏是当时最大的科技和娱乐产业之一,中国合作伙伴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等企业。
20多年前,英伟达的GPU芯片为“加速计算”这种新型计算方式打开大门。同时,英伟达还于2006年引入了CUDA软件平台,将GPU变成了通用计算的引擎,软件编程从人工向机器智能转变,奠定了AI时代的基础。
2016年,英伟达推出了全球首款AI超级计算机DGX,当时黄仁勋亲自将该机器交付给了一家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但今天已经因聊天机器人ChatGPT而家喻户晓的公司——OpenAI。
黄仁勋指出,从Hopper架构到Blackwell架构,英伟达通过芯片、系统网络和算法,已经将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提升了100倍。而这比摩尔定律的发展要快1000倍。
从医疗健康到能源交通,英伟达正在致力于打造全球AI的生态系统计算平台。
“AI正在为腾讯微信、阿里淘宝、字节跳动抖音等标志性的中国科技公司提供动能,并驱动小米的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手机、百度搜索引擎、美团超级方便的外卖。”黄仁勋表示,“AI还赋能疾病诊断,推动全球健康医疗领域的发展。”
“中国创新的英雄是这里的研究人员、开发者和创业家。”黄仁勋称,目前中国有超过150万开发人员在英伟达的平台上进行开发。他还表示,DeepSeek、阿里巴巴、月之暗面(Moonshot AI)、MiniMax等公司都是全球一流的企业,并将开源的人工智能分享给全球。
下午对话当中,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在中国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他第一次到中国时,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都还没有出现。企业早期阶段,英伟达就与这些公司合作并从中受益,他为英伟达这些合作伙伴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创造的技术感到自豪。
谈到H20,黄仁勋称,H20非常适合训练大模型,现在依然非常优秀。RTX PRO则专门设计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模拟,两者各有用途。同时,像CUDA这样的技术并非封闭的,如果有人打造一个与CUDA兼容的平台,这没问题。“如果有人开发一款应用,既支持英伟达的技术,也支持其他兼容的替代方案,我完全能接受。”
对于未来订单情况,黄仁勋表示很难预测,“因为现在有几个未知数:第一个未知是客户何时会给我们新订单,毕竟之前的订单被取消了。他们的需求是否变化了?第二,我得重启供应链,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短期内,我既不知道订单有多少,也不知道供应能有多少,但我会尽全力去满足客户需求,因为客户非常迫切。有人之前提到“算力焦虑”,我希望能帮大家缓解焦虑。”
谈到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见面细节,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在很多方面都与小米有着紧密的合作,小米现在是一个很棒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小米的时候,雷军还很年轻。那时候我也更年轻些,但他确实更年轻。从第一天起,我就看得出来,他将来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功。
“雷军给我展示了他们的新车,技术令人难以置信,造型设计精美,车载科技堪称世界最佳。我非常想买一台小米电动车,可惜在美国买不到,这是我们的遗憾。”黄仁勋直言,中国电动车非常棒,小米、比亚迪、理想的车都非常好,“理想汽车空间大得像带轮子的客厅,蔚来和小鹏则非常豪华”。
谈中国AI走向:拥有优秀人才,未来一定会成功
下午交流中,华为、DeepSeek、中国AI等词语反复出现。
其中,谈到华为相关话题,黄仁勋盛赞华为,称其在芯片、系统、网络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这是一家强大的科技公司。“你无法夸大事实。实际上,任何低估华为、低估中国制造能力的人,都是极其天真无知的。您同意吗?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公司,我以前见过他们开发出的技术。”
在黄仁勋看来,任何人忽视华为或中国制造能力都是天真的。
黄仁勋表示,在AI领域,各国都有十分优秀的人才,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所以他觉得,科技确实是全球化的。
“中国有很好的人才基础,而且有着重视科学与数学的文化传统。中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已有坚实的基础,而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对于AI而言至关重要,因此两者的契合度很高。加之当前技术发展的时机成熟,中国在AI领域已然做好了充分准备。”黄仁勋称,“我认为中国在AI领域必将取得显著的成功。”
长远来看,黄仁勋认为,中国的DeepSeek、通义千问、Kimi等模型都非常出色,这些模型表现出极高效率。它们是开源的,可以适配各种应用场景。企业可以在这些开放模型基础上开发产品、创立公司、构建商业模式。“哪个模型最聪明”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哪个模型最实用”。这就像我不会给员工做智商测试,而是关注谁最有效率、最有价值。
谈到中美AI算力管制,黄仁勋强调,英伟达是一家巨大的全球化企业,创造的技术是每个国家都渴求的。各国政府希望更多了解英伟达的技术,以及如何能帮助他们的人民,这为英伟达与他们沟通打开了一扇门。“我越是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公司和技术,他们就越能制定出对他们国家有益的政策和法规。”
对于下一波浪潮,黄仁勋称,AI的下一波浪潮将是机器人技术。它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并且能够理解物理世界,在未来十年中,工厂将由软件和AI驱动,协调人机协作的机器人团队,生产由AI所主导的智能产品。
“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说明。首先,全球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因此,我认为如果能实现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整个世界将会更加繁荣;第二点是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时机,AI如今正蓬勃发展,这非常令人振奋,我们能看到相关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关于你问题的第三部分,即中国的情况。中国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因为这里具备三个优势——中国已经拥有卓越的AI技术;中国在机械、电子领域极具实力,也就是所谓的机电一体化领域,中国在这方面表现出色;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能够为这些机器人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这三个条件在中国的结合是非常独特的,因此我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以及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抱有极大的乐观态度。”黄仁勋称。
在对话过程中,黄仁勋讲述了他对于AI的热爱。
“我20岁就毕业了。因此,当你能够提前毕业时,你就可以获得飞跃。英伟达是最后一代成立的半导体公司,它不是最早的半导体,但最后也都不会太晚。原因是,如果你是排头兵,你就有一个好的策略。如果你是最后一个排队,你也有一个好的策略。所以你总是必须这样做,机会总是存在的,你必须保持警觉。我一直非常非常热爱计算机技术,我会选择一个我深爱的职业,然后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它。因此,对于即将毕业的20岁的黄仁勋来说,他可能会选择计算机科学,他或许更倾向于选择物理科学而非人文社科类学科,可能是AI。”黄仁勋深情地表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盖虹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