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 日凌晨,乌克兰情报总局“第 13 特种行动群”在新罗西斯克西侧 50 公里海域,利用一艘无人艇挂载的 R-73 红外格斗弹击落俄黑海舰队海军航空兵苏-30SM 战机,两名飞行员跳伞后由民船救起,创造了全球首例“海面无人艇对有人战机”击落记录。
01.首次,乌无人艇击落苏30,创全球首例击落记录
继去年 12 月同型无人艇击落俄米8 直升机后,乌军再度用无人艇装备创新海战战法。
当天乌军在夜间针对俄新罗西斯克港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饱和式打击,出动超过30艘无人艇,包括自杀式攻击艇、携带便携式防空导弹的防空艇。同时配合数十架从敖德萨起飞的无人机,实施全方位协同攻击。
而在远海俄军就发现其动向,但因其FPV作战范围受限,随即派遣战斗机部队的苏30SM战机前出迎敌,以求在远距离上清除威胁。
可以说,面对乌军的这种无人艇饱和打击方式,俄军现有武器缺乏远近距离有效打击高速机动海上小目标的能力,必须依靠目视条件下的火箭弹、铁炸弹或航炮。
俄苏-30SM战斗机的飞行员在实施这种老式攻击方式时暴露了严重缺陷,飞机必须大角度俯冲降低高度,使用传统武器打击乌军小艇,结果直接进入无人艇携带的R-73空空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
R-73 在空战中射程可达30公里,但艇面数米高度发射时,锁定窗口大幅受限,实效距离仅余 5–7 公里。但对正俯冲攻击低小目标的俄固定翼飞机而言,这已足够形成“抬头即锁定”的发射条件。
无人艇虽然平台小,但携带红外导引头的R-73导弹在近距离低空突击状态下反而占据优势,苏30SMM飞机的热信号非常明显,飞行员反应时间极短。此次苏-30SM被击中就是典型案例,飞机在高速俯冲拉起过程中红外辐射信号特征剧增,被导弹轻易锁定击中,而极近距离根本让飞行员来不及大过载机动脱离闪避。
专家表示,黑海舰队水面舰艇部队自 23 年起后撤后,近岸火力与区域防空能力惨遭削弱。俄军只能调直升机与战斗机在外线“点杀”无人艇,前者航炮、舱门机枪效率高却怕便携防空弹无人小艇和 FPV 自杀机,后者速度快却需目视低空目标而俯冲打击,风险极大,俄海航的 Kh-25、S-8 火箭弹则是无制导武备,对高速小艇命中率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苏30Sm,就是更先进的苏35如果也在低空打击无人机无人艇,照样会被其防空导弹锁定击落。
02.给解放军提了个醒
也可以说,乌克兰军队关于小艇的运用作战战术,正好给解放军提了个醒。此前按照美媒的报道,无人艇技术原来是准备拿来对抗解放军武统的,但因为俄乌冲突被美国先行提供给了乌克兰,等于俄军已经用“血的代价”为我们交过学费了。
而台当局也在大力发展这种自杀式小艇作为“以武拒统”的主力装备,对此不得不防。从俄军应对此类装备的得失看,克制这种无人艇的饱和式打击,需要战时用快速艇携带FPV无人机前出拦截,这方面中国的技术远超美俄,而且利用无人机和低成本的小型先进制导弹药,战时在较远距离进行高精度攻击,能够最大程度瓦解台军的饱和式打击战术。
好在解放军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作战体系,拥有远超美俄欧三方的无人机、无人艇生产能力,以及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无人装备侦察、预警、远距离精确打击能力,这实际上能够让解放军在战时轻松反制台军效仿乌克兰军队的无人艇饱和打击战术,台军能够拿出200艘无人艇,解放军就能够拿出1000个反制无人艇的FPV和巡飞弹。
总而言之,俄军的经历说明,在新技术的冲击下,传统战术与装备优势面临考验。而对于解放军而言,这次事件应成为警示,在未来台海可能的冲突中,如何有效应对台军的无人装备,将直接影响整体战场主动权的争夺。
文章中部分内容来源出处:1.泽连斯基拒绝普京72小时停火提议,乌方称“首次使用无人艇击落俄战机” 凤凰卫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