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现在的家长都疯了。
一到周末,不是奥数就是英语,不是钢琴就是画画。
孩子累,家长更累。
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真正优秀的孩子,格局大、眼界宽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在干什么?
我观察了身边很多家庭,发现一个规律:
真正聪明的孩子,都被父母带去了这3个地方。
图书馆:比任何补习班都有用
别小看图书馆这个地方。
很多人觉得,孩子在家看书就够了,干嘛跑那么远?
错了,大错特错。
图书馆的氛围,是家里永远营造不出来的。
你看那些埋头苦读的大学生,专心致志的老人,还有和你一样带着孩子来的家长们。
这种学习的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我认识一个妈妈,从孩子3岁开始,每个周末都带去图书馆。
不是为了看多少书,就是让孩子感受那种安静、专注的环境。
现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专注力比同龄孩子强太多。
老师都夸,这孩子上课从不走神。
图书馆教给孩子的,不只是知识,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博物馆:打开孩子的格局
很多家长带孩子去博物馆,就是走马观花。
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完事。
这样去100次都没用。
真正的博物馆之行,应该是这样的:
去之前,先和孩子聊聊今天要看什么。
到了现场,不急着看所有展品,就挑几个重点的。
引导孩子观察、思考、提问。
"你觉得古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这个工具和我们现在用的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会怎么办?"
我有个朋友,带8岁的女儿看恐龙化石。
孩子突然问:"妈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人类会不会也灭绝?"
这种思考,比背100个英语单词更有意义。
博物馆最大的价值,不是让孩子记住多少知识点。
而是让他们知道,世界这么大,历史这么长。
自己的小烦恼,真的不算什么。
大自然:最好的老师在户外
现在的孩子,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在室内。
家里、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
这样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有大格局?
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课堂。
爬山教会孩子坚持,看星空让孩子懂得敬畏。
观察昆虫培养好奇心,徒步锻炼意志力。
这些东西,课本上学不到。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
每周都带孩子爬山,虽然累得要命。
但孩子的体质好了,性格也更坚韧了。
遇到困难不会轻易放弃,遇到挫折也能很快调整。
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孩子的眼界,就是在一次次的户外体验中打开的。
聪明的父母都在做减法
现在很多家长,恨不得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但真正聪明的父母,都在做减法。
与其报10个补习班,不如用心带孩子去这3个地方。
去图书馆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学习习惯;
到博物馆打开孩子们的眼界、思维格局;
深入大自然中锻炼孩子们的体质、坚强意志。
这3种地方锻炼出来的能力,才真正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这样打小就见过世面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后会更自信、更从容。
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潜在的机会很多。
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困住手脚,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钻牛角尖。
最最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
不过只是去这些地方还是不够的。
因为这里面关键的是父母陪伴的质量。
不要到时候变成一边带孩子一边玩手机?
不要存有把这些当成任务去完成的心思。
要真心实意地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思考,而且一起成长。
这样孩子所能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地方本身带来的魅力,
其中更能深切体会到父母的用心和爱!
这种高质量陪伴带来的爱的滋养,比你用其他任何教育方法都要有效。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生活的广度,直接影响着他的格局和未来成就。"
我们作为父母的,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便是帮助他们来拓宽这个广度。
不在于我们花了多少钱,也不在于我们带他们去了多远的地方。
就在身边的随处可见的图书馆、博物馆,还有那片等待我们一起陪伴探索的大自然里。
愿天下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父母的陪伴下,都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宽广的胸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