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日)上午,商务部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向上述8家台湾地区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媒体:大陆反制措施打在“台独”腰上


商务部发言人就此答记者问时强调,此举目的是“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将相关8家台湾地区实体定性为“蓄意配合‘台独’分裂势力‘以武谋独’”。


直新闻注意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出台后,首次将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对其出口两用物项。这不仅凸显大陆对于“台独”分裂活动的零容忍,更展现了大陆打“独”手段的丰富和全面,有利于台海稳定以及主动权牢牢在我。


相关受管制实体涉“独”劣迹斑斑


从此次商务部公布的8家台湾地区实体来看,分别是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纬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学研究院、仲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龙德造船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攻卫股份有限公司,涵盖了航天、导弹、无人机、造船(舰)等领域,是民进党当局大搞“以武谋独”和所谓“防务自主”的头面企业,我们从中选取三家典型,就可以一窥其斑斑劣迹。


•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台湾地区一家大型的航空器制造公司,其前身是1946年国民政府时期成立的空军航空工业局,迁至台湾后于1954年改名为“空军技术局”,1969年3月技术局改组为“航空工业发展中心”。1996年7月又改组为目前的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AIDC)。


汉翔公司曾研发多款教练机,并与美国企业合作生产武装直升机等,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的帮助下成功研发了IDF“经国号”双发超音速战斗机。


媒体:大陆反制措施打在“台独”腰上

汉翔公司研发的IDF“经国号”战机。(资料图)


随着民进党掌控岛内政权,汉翔公司的角色自然成为台当局“以武谋独”的马前卒,曾担任汉翔公司董事长的冯世宽,后来就成为蔡英文当局的防务部门负责人。


更具挑衅意味的是,2020年8月,台湾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授权的F-16战机维修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将台军既有的F-16A/B型升级到F-16V的标准,总共耗资1100亿元新台币。而F-16V就成为民进党部分无知宵小叫嚣要对抗大陆歼-20的“空战神器”,让“台独”分子沦为笑柄。


•中山科学研究院。该机构是台当局进行军事技术研发的重要机构,涵盖无人机、先进打击武器等,台军装备的各型自制导弹,包括“雄风”系列、“天弓”系列、“天剑”系列以及“万剑”系列等,均出自该研究院,是台湾地区导弹研发的“龙头”。


其中,“雄风三”型导弹是中山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因可大幅压缩目标舰的防御反应时间而被岛内一些媒体鼓吹为“航母杀手”,是民进党当局妄图“以武拒统”的主要手段之一。


媒体:大陆反制措施打在“台独”腰上

台军IDF战机挂载空射型“雄风三”反舰导弹。(资料图)


•经纬航太科技公司。其前身为台湾成功大学卫星信息中心,早期为专业测绘制图服务厂商,为当局建设各类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近年则投入大量人力、扩大机具设备投资无人载具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已成为台湾地区民间无人机军事化应用的领头羊。


在美国鼓动台湾地区搞所谓“不对称战力”和“城镇战”的背景下,民进党当局大力发展无人机,推动岛内相关企业与美国多家军工企业成立所谓“无人机联盟”,经纬航太无疑冲在最前,不遗余力推动向西方“民主国家”靠拢、“去红色产业链”,力图让台湾可以成为美国军工产业链的延伸。


该公司负责人罗正方更是叫嚣,在无人机“军民同盟”概念成型后,未来在台海战时,能对岛内供应链进行军需动员,快速大量就地生产,甚至是以载货或运输型无人机,支援前线的后勤补给作业。


媒体:大陆反制措施打在“台独”腰上

经纬航太科技公司董事长罗正方展示其公司产品。(资料图)



“组合拳”产生多重震慑效果


直新闻注意到,7月9日,将持续10天的台军“汉光41号”军演进入实兵阶段,演练重点包括所谓“灰色地带袭扰应对”“联合反登陆作战”及“岛上持久防御”等,将出动多款美制装备,谋“独”挑衅意味强烈。


对此,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8日回应指出,“汉光”演习不过是民进党当局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把戏,企图将台湾老百姓绑上“台独”战车,为一党之私害台毁台。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妄图“以武谋独”死路一条。无论怎么演、用什么武器,都抵挡不住解放军的反“独”利剑,阻挡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历史大势。


媒体:大陆反制措施打在“台独”腰上


而商务部9日当天将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无疑是这套打“独”组合拳的最新组成部分,意在形成合力,对“台独”分裂势力发出强烈警告。


资料显示,目前台湾从大陆进口的稀土产品高居第三位,每年约6000吨,除了半导体产业严重依赖大陆稀土,岛内相关军工单位也离不开这些“工业味精”。比如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导弹,其尾翼耐高温涂层依赖镝;雷达、隐身涂层、制导系统需多种稀土增强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此外,台湾地区大力发展的无人机,要做到抗干扰、精确导航、稳定飞控,都需要用到稀土。


大陆管制管控军民两用物资,无疑将打中这些助长“台独”嚣张气焰企业的“七寸”。


更重要的是,当前中美博弈深度演进,稀土成为我方的“核弹级武器”,特别是对美国军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在这场博弈中,台湾地区却妄图从中渔利,用大陆的稀土进行转口贸易,帮助美国解决稀土被管控的问题。


有消息指,台湾地区对部分稀土品种的采购量大增,有的甚至增长了300%,除满足自身武器生产需求外,还将这些稀土转手给美国企业,既帮助美国企业缓解了稀土短缺困境,又从中赚取差价。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大陆的利益,也加剧了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


所以,这次商务部将台湾地区实体列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管控名单,不仅着眼于震慑“台独”分裂势力的嚣张气焰,削弱其“以武谋独”的能力,更能堵塞军民两用物资尤其是稀土的出口漏洞,维护自身利益,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作者丨林潇

排版丨季靳玮

编辑丨林舒琪

审校丨吴蔚

监制丨王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