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印军凌晨开火。上百架无人机突袭藏南,杀死中将、准将等19人!
965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7月14日凌晨两点,藏南地区夜空不宁静,上百架无人机对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的营地发起了攻击。
这是一场号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突袭,整个过程很短,只有两个小时。
行动结束后,清点发现有19人丧生,其中包括三名游击队的高级指挥官。这次行动展示了印度军队这些年在军事技术上的进步,打法又准又狠,完全不像以前的丛林作战。
死者中有一位叫纳扬·梅迪,是中将级别的指挥官,在当地很有影响力。
印度这次用的装备都是进口货,比如以色列的“哈罗普”自杀式无人机,还有法国的“神经元”无人机。这些高科技装备在卫星和电子战飞机的配合下,搞了一出“打了不认账”的战术。因为行动很隐蔽,事后很难找到直接证据,这让印度在应对后续舆论时占据了主动。
这种打法非常精准,有消息说,他们甚至能对着正在举行葬礼的人群进行二次打击。
技术再厉害,也掩盖不了根本的问题。被炸死的纳扬·梅迪这些人,是土生土长的阿萨姆人。他们从小喝着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长大,文化和身份认同都和印度主体民族有很大差别,很多人至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印度人。
当地居民大多是黄种人,这和英国殖民者当年随手划的边界线有很大关系。
线划得容易,但人心和文化上的隔阂却很难消除。
这场因为身份认同而起的抗争,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
从数据上看,印度的强硬手段似乎取得了效果。过去十一年,印度东北地区的袭击事件数量确实下降了七成多。也正因为如此,印度才敢把驻扎在那里的第3军主力抽调到中印边境地区去。
新德里方面似乎总把这种军事上的胜利当成好消息,以为问题正在被解决。
无人机飞得越来越频繁,但当地的裂痕却并没有因此愈合,反而可能越撕越大。
用无人机搞“定点清除”,或许可以消灭一些人,但能清除掉长达半个世纪的民族矛盾和历史旧账吗?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