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在过去三天里,发生了很多事情。当地时间7月27日,欧盟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同时,从今天(7月28日)开始,中美两国在瑞典举行正式会谈。

特朗普为何急于同中方达成贸易协议

这两件事情是否有联系呢?显然,它们都是有联系的。而且坦率地讲,欧盟之所以要赶在昨天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明显是与今天的中美会谈有关。

我稍后也会详细说明,这与冯德莱恩的策略有关,即她试图取悦美国,减轻其压力。但是与此同时,欧洲的企业及欧洲各国的经济,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可以说是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冯德莱恩的做法非但没有提供帮助,反而适得其反。

01

长话短说,我们先来谈谈中美这次的贸易谈判。在此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说两个消息。

第一,关于特朗普是否会在9月来华。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得出否定结论。而根据我们从各方面获得的最新信息来看,这与我的预测一致。

尽管特朗普今年可能会访问中国,但不会在9月份,因为各项条件尚未成熟。

但是,特朗普是希望能够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访华行程的,据美方透露的消息,比较可能的日期是10月份或11月份,我推断很可能是在11月中下旬。

原因与我接下来要跟大家讲的第二个消息有关,即今天在瑞典开始的中美贸易谈判。

这次谈判,中美之间的关税暂缓非常有可能再次推迟90天。

根据当前的情况,无论是中国通过稀土战略对美国施压,迫使美国在高科技问题上让步;或是美国利用包括经贸谈判等其他手段,对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减少或停止从俄罗斯采购能源等资源,这些显然都是中国无法接受的,无论出于何种原因。

据传,抖音国际版TikTok目前也在中美谈判的议程之中。这显示出美国已经开始改变了其议程,将原本仅限于讨论中美经贸的议程,变成了地缘战略博弈的平台。

鉴于当前形势,从今天7月28日起至8月12日,仅有两周时间,显然无法达成任何协议,这次在瑞典的谈判很可能是中美在8月12日之前进行的最后一次谈判。

之前,自4月3日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逐步提升至高达145%。在过去的近四个月里,中美两国总共进行了三轮谈判,分别在日内瓦、伦敦和此次的瑞典斯德哥尔摩。

因此,可以断言,在8月12日之前将不会再有第四轮谈判,所以此次谈判的结果很可能是一锤定音,再推迟90天。

当然,这个事情往往不受人的意志所左右,明天宣布达成协议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和逻辑推断,这个事件推迟90天的可能性极大。

那么,这90天的延期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一方面美国希望利用经贸谈判迫使中国减少甚至停止从俄罗斯采购能源。

同时,在TikTok问题上,美国要求中国必须将TikTok控制权交给美国。只有这样,美国才愿意讨论中美之间原本的、狭义上的贸易协议。

但是,在未来的90天里,我认为中国可能会继续出手,与美国进行近身肉搏,逼美国让步。

筹码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中国的工具箱里,至少还有两到三张重型的筹码尚未使用。

因此,在第二个90天内,中美之间围绕核心利益的激烈对抗和地缘战略博弈,将不断升级,不仅限于唇枪舌剑,更是刀光剑影的较量。

如果是推迟90天,那么特朗普访问中国的时间,最早也要到10月底,最有可能是11月12日,即中美达成贸易协议之后。

所以此前中国有没有向特朗普发出9月来华的邀请,我想可能有,因为这对中国方面来说无可非议。

如果有的话,我相信中国即便向美国发出了邀请,心里也从来没有期待过特朗普会在那一天来到北京,实现中美俄同台。

我认为,中国发出邀请是很好的一步棋,也是很好的一步筹码,不仅是对特朗普1月邀请的回应,同时也是将他一军。有关这一点,我讲过很多次,就不再赘述了。

因此,9月美国即便不出一位副国级领导人,至少也会派出一个部级乃至部级以下的领导人来参加。

坦率地讲,这对美国来说不仅是一种心理暗示,同时如果中美双方未来要一致向前,尤其是要使未来20年的国际秩序不再土崩瓦解、分崩离析的话,那么美国这次与中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至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性象征,也是给双方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和战略信号。

即便后者可能无法实现,但在中美关系策略性、阶段性缓和的历程上,至少中国也曾经成功地争取到了第一步。

因此,我想中美两国的谈判,考虑到瑞典的6个小时时差,谈判可能才刚刚开始或尚未开始。

对于第一天的谈判,我们可能要到今天半夜或明天(7月29日)凌晨才能得到初步消息,而只有在第二天结束时,大约在明天晚上,我们才能确认谈判的最终结果。

02

接下来,我想讨论一下昨天冯德莱恩匆忙前往苏格兰与特朗普签署的美欧贸易协议。

前几天,冯德莱恩亲自前往苏格兰时就明确表示,周末必须与特朗普签署协议。

特朗普为何急于同中方达成贸易协议

这表明,这份协议不仅是一份经贸协议,更是一份政治协议。其核心在于,无论是冯德莱恩本人还是欧盟,都希望通过这份协议向美国示好,并帮助美国在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中减轻压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冯德莱恩为代表的欧盟委员会乃至欧盟理事会,在我看来,显得非常可悲。

今天的欧盟在美国面前,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被称作“小兄弟”的角色,而是真正沦为了一名“奴仆”,这无疑是欧洲人的悲哀。

坦白说,作为德国人的冯德莱恩难辞其咎,甚至可能在欧盟历史上留下耻辱的一章。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最新的情况,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欧盟方面表示,欧盟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维持15%的关税,这包括了药品和汽车行业。然而,特朗普的说法并不相同,他指出该协议不包含药品,同时钢、铝的关税依然维持在50%。这表明,双方在细节上尚未达成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匆忙宣布统一立场,这难道不是一个政治信号吗?这难道不是欧盟为了迁就美国而做出的重大政治让步吗?难怪上周在北京,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会谈未能达成一致。

其次,我们来分析15%的关税,对欧盟来说是输还是赢。

表面上看,欧盟似乎赢得了妥协,因为特朗普最初威胁对欧盟征收30%的关税,而现在只征收15%,似乎削减了一半。

然而,欧盟原本期待的是零关税,即欧美双方充分实现零关税。

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实际上欧盟的关税又增加了10%。

再者,此次欧盟被迫承诺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追加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

因此,加起来总计13500亿美元,在未来一两年的时间里,这笔账是从欧盟划到美国上的。

总的来说,显然美国是最大的赢家,而欧洲则是最大的输家。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其他具体国家的情况,以德国为例。

今天(7月28日)早上,我研究了几个德国主要经济智库的估算。

其中,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表示,由于昨天(7月27日)欧盟被迫甚至主动与美国达成的屈辱性政治协议,所以预计德国经济将在未来至少一年内承受65亿欧元的损失,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此外,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内,德国仍是最大的经济体,包括德国经济在内的整个欧盟经济的增速,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大幅下行。

尽管冯德莱恩是国防部长出身,也担任过卫生部长,但基本的经济常识应该是具备的,但她竟然把欧盟27个成员国的利益拿去和美国做交易。

其实坦率地讲,冯德莱恩这一做法对美国的帮助也极其有限,因为在今天美国与中国在斯德哥尔摩进行的贸易谈判,实质上是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行动。

中美之间,双方各自能用的筹码有很多,如中国用稀土施压美国,美国则利用俄罗斯的能源或伊朗的石油,甚至通过tiktok施压中国。

这就类似于中国与俄罗斯携手,共同面对前方的挑战,而欧盟采取此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美国减压,防止美国在背后被人捅刀,这就是欧盟最重要的一个政治用心。

但坦率地讲,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可怜至极的政治用心,这种行为缺乏政治远见,这是一个把欧盟所有人的利益都置于美国案板之上,让美国肆意碾压斩杀的一个极好例证。

因此,对于今日中国与美国在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来说,欧美昨日签署的协议并不构成重大影响。

至于中欧关系,我相信最终受损的还是欧洲自身。

特朗普为何急于同中方达成贸易协议

可怜之处在于,当前美国和欧洲有一批缺乏知识且品行不良的政治家,正在操控世界局势。

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损害了美国和欧洲的企业、中产阶级、消费者,以及全体公民的利益。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