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承认特朗普输给中国,四大证据就摆在美国人眼前。
《华盛顿邮报》近日发表题为“中国正在赢得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的评论员文章。
文章称,自2月初特朗普首次宣布对中国加征所谓“芬太尼关税”以来,过去半年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赢得这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而且证据确凿。
【过去半年,特朗普无法迫使中方做出重大让步】
第一个证据:经济数据。文章援引了今年上半年两国的GDP数据:中国GDP同比增长5.3%,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4.8%,而相比之下美国仅增长1.25%。
这里可以补充一组文章没有提到的数据:中国对美出口依赖度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贸易额占比超15%。
第二个证据,特朗普无法迫使中方做出重大让步。文章指出,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默许了美国的贸易霸凌行为,但中国却没有。
【中国正在赢得这场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战,而且证据确凿】
今年4月,特朗普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145%,中方不仅做出对等的关税反制,而且还对关键稀土的出口进行管控,让美国企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第三个证据,在中方没有让步的基础上,特朗普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降至30%。尽管中美已经举行了3轮贸易谈判,但关税仍维持在这一水平,双方并未签署正式协议,只是达成了初步的谈判框架。
文章称,特朗普试图将这些结果宣传为“历史性的贸易胜利”,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一次休战,它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以及华盛顿长期关切的其他涉华经贸议题。
上个月,特朗普政府批准恢复向中国出售H20芯片。另有多个消息来源称,最近台当局的一些高官过境美国,以及与美国军方会面的请求,均被白宫方面搁置或干脆取消。
第四个证据,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好感度上升,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国家对美国的看法逐渐恶化。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中国在全球的好感度上升】
一份民调显示,过去半年,中国在全球的好感度上升了8.8%,而美国则下降了1.5%——除了俄罗斯,基本上所有主要国家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都下降了。
民调报告指出,美国声誉的下降已经给美国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外国游客和留学生减少、美元贬值、美国企业在海外开展贸易和投资的机会也可能会下降。
除了列举“中国赢得关税战”的四条证据,文章还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让亚太盟友疏远美国,比如印度、日本、韩国与澳大利亚。
文章最后总结道:特朗普目前暂停了与中国之间的关税战,通过谈判实现“休战”,以免关税进一步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这是一件好事。然而,这种“休战”不可能遏制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也无法提升美国竞争力——实际上,特朗普的政策恰恰在无意中增强了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影响力。
【特朗普的政策恰恰在无意中增强了美国“最大竞争对手”的影响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评论文章的作者——马克斯·布特是偏建制派的保守主义者,反对特朗普,赞成里根和小布什的外交政策,一些内政问题上更是站在民主党人一边。
作者的这些立场其实很接近《华盛顿邮报》编辑部的政治光谱,所以其文章被刊登上头版自然也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虽然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为了批评特朗普,而非称赞中国,甚至这位作者开头就说“我很不高兴地宣布,中国正在获胜……”,但其中一些观点仍然值得提炼。
比如特朗普对中国的“休战”。虽然两国官方都没有提到“贸易争端暂停”或“休战”这种字眼,但实际上在经过第三轮谈判后,双方目前的状态与“休战”无异。
尤其是特朗普,他一边希望休战,另一边却不想让外界认为自己在“休战”。
【特朗普一边希望休战,另一边却不想让外界认为自己在“休战”】
一个细节就能看出这一点:7月底斯德哥尔摩谈判结束后的第二天,中方便宣布,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但特朗普这边就一直没有宣布,也不提90天的期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最终决定将由总统特朗普做出。
然后直到现在,特朗普都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一般认为,他是想拖到8月12日本轮暂缓期结束前再宣布。
8月12日起再过90天,就是11月9日。而多个消息来源指出,中美最高层可能会在10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举行会晤。
而不管这场元首级别的会晤最终能否达成正式协议,有一点都是肯定的:在此之前,美国大概率会与中国短暂维持一段时间的“休战期”——哪怕实际上输掉了这场关税战,特朗普也希望把这个结果落地的过程尽可能拉长,维持一个“半赢不赢,美国没输”的假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