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媒体: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
5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公办民办幼儿园均可享受免保教费……国新办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发布会,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
今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如今政策落地,即将到来的秋季学期开始,上公立幼儿园大班的宝宝无需交保教费,上民办幼儿园的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预计将惠及约1200万幼儿。
从育儿补贴制度,到免费学前教育,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将直接降低家庭育儿成本。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政策安排,尽可能减轻生育负担,也是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
政策之所以强调“逐步”,目前免除学前一年,也有深刻的现实考量。免费学前教育离不开财政支持,面对庞大的在园幼儿规模,这笔钱从哪儿来、怎么分担、如何支出,都需要通盘谋划。“一步到位”反而会对财政投入、教育质量造成压力,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正如本次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表示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免保育教育费,确保政策可持续,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政策红利”。实事求是、精准施策,既缓解着育儿家庭的压力,也让人相信未来可期。
从国际经验看,不乏一些国家在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后,出现了师资不足、运行难继等问题。这也引发一些担忧,免费后幼师工资会不会降?幼儿园质量能否得到保障?为此,有关方面早已进行了一系列安排部署。从严格教师资质条件,到规范日常办学行为,再到压实监管责任、强化督导评估,都旨在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今年6月,《学前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也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的新阶段。实践证明,任何一项民生保障都不是孤立的,各环节主动向前一步、协同运转,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政策暖意。
生育是“家事”更是“国事”,密集的政策上新释放明确信号,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还将系统性推进。如规范企业将法定产假、育儿假等落实到位;推进普惠托育服务,让双职工家庭“有得托、托得起、放心托”;健全公共场所母婴室配套,化解“喂养尴尬”等等。随着政策工具箱日益充盈,各方面细节逐渐优化,必将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投资于人”就是投资未来。以更精准的政策、更温暖的服务,夯实千千万万家庭“敢生、能养、善育”的底气,代代接力的美好未来值得期许。
图源: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