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直接对美国的华尔街动手,印度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不仅叫嚣着要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和美国进行贸易谈判,更是直接出手对华尔街的量化Jane Street进行掠夺式的罚款和市场禁入。

这件事如果放在100年以前,美国至少也得军舰堵门,架起大炮恐吓一番,毕竟印度当局的举动已经影响了美国公司在印度的利益了。

印度为什么敢在这种时候对美国摆出了强硬的姿态?同时印度的这个操作对印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收割机撞上防火墙:43亿暴利背后的血腥游戏

根据外媒的最新报道,美国量化巨头Jane Street,在印度短短两年赚了43亿美元之后,收到了印度监管部门的禁令。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操纵市场的原因,勒令临时市场禁入,同时还没收该公司484亿印度卢比的非法所得,要求Jane Street在3个月内或者相关合约到期之后了结所有的头寸。

总的来说,Jane Street损失了43亿美元的“非法盈利”,同时缴纳5.7亿美元的罚款后才能拿得回本金,退出印度市场,一共损失大约48.7亿美元,大约49亿。

截止到现在尚未有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或者美国当局对印度处罚华尔街量化巨头这件事情发出任何评论。

事情发生之后,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大家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印度赚,印度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在中国的投资市场早就耳熟能详。

尤其是2018年之后,中美贸易战开打,为了开拓市场,中国很多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都试图占领印度市场,毕竟这一个人口大国的消费潜力十分巨大。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一家企业宣布在印度商业上获得成功,反而都是鼻青脸肿的回到中国市场。

外资坟场:2800家企业的印度噩梦

Jane Street的遭遇绝非孤例。印度商业生态的剧毒土壤,早已成为跨国资本的集体坟场。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过去七年,2783家外企关闭印度业务,相当于每8小时就有一家外企逃离。

曾经高调进驻的福特汽车亏掉20亿美元后狼狈撤退,迪士尼抽身离场,沃达丰、IBM等巨头接连败走。

2024年外资流入额断崖式跌至26亿美元,同比暴跌近90%,资本市场蒸发万亿市值。

税收恐怖主义成为外企噩梦,小米48亿资产遭冻结,vivo高管被当街抓捕,谷歌、亚马逊频遭天价罚单。

除中国之外,笔记本电脑进口突袭禁令让戴尔、惠普一夜损失20亿美元,特斯拉建厂计划因土地法僵局流产。

连印度政府耗资230亿美元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都在2025年3月宣告夭折,750家参与企业超半数目标完成率不足50%。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制造业神话同样崩塌。富士康印度工厂良品率仅88%,比中国工厂低10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40%。

苹果生产线因15%退货率被迫迁回中国,莫迪“印度制造”战略沦为国际笑柄。

资本战争:新经济秩序的觉醒时刻

也有人说印度监管重拳背后,是新兴市场对金融殖民的绝地反击。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但是印度困局暴露更深层矛盾,一边渴望西方资本,一边恐惧经济主权流失。当外资持股占股市市值18%,外汇储备仅覆盖外债的22%时(外债规模达外汇储备454%),资本外逃足以引发金融海啸。

2024年华尔街做空卢比狂赚1200亿美元,阿达尼集团核心资产遭贝恩资本肢解收购,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印度就像赌场老板,既需要豪客下注,又怕他们赢走整栋楼。

印度为何敢在此时对美摆出强硬姿态

资本全球化叙事正在重构:越南靠稳定的外资政策吸引英特尔百亿投资,印尼凭借镍矿禁令迫使特斯拉共建产业链。

而印度沉迷补贴诱饵—关门收割的套利游戏,终将自毁长城。

当莫迪宣布千亿半导体计划时,法国能源合作的技术转移条款暴露本质产业升级仍需跪求西方施舍。

在资本全球化的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对资本太过于严厉,都会导致外资逃跑。当年罗斯福之所以能够搞新政,是因为资本没有选择。

中国之所以改革开放,是因为中国融入了世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