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西太“以演促战”但面临两重困境 根据美国防部公布的计划,今年7月期间,美军将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两场重量级演习。一场演习是美国空军将从7月10日开始,举行为期两周、规模空前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该演习类似冷战时期北约举行的“部队重返德国”演习,着眼印太地区可能发生的高端战争,这次将重点演练“敏捷作战应用”等新型作战概念,集中近300架战机和数千名人员进行跨战区部署。按出动的军机数量计算,这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美国空军演习之一。 另一场演习是7月13日至8月4日将举行的“护身军刀”演习,与之前的“护身军刀”演习相比,有三个重要的变化:一是今年参演的规模扩大了,总兵力将达到3.5万人,参演国家多达19个,相比2023年的同系列演习增加了6个。二是演习范围也扩大了,从印度洋的圣诞岛 一直延伸至6500公里外的珊瑚海,成为“护身军刀”系列演习历年之最。三是演习内容更加聚焦实战。 可以说,美军在太平洋方向展开的这些相关演习,毫不掩饰地表明“针对中国”的意图,并以此细化该地区大规模冲突的准备工作。对美军的这次军演做一个分析: 首先,美军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构建“对华包围网”,强化军事威慑。美空军参谋长阿尔文表示,“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的重要程度超过了美国空军著名的“红旗”系列战术演习,属于“跨战区”的实战演练,目的是应对“大规模中美冲突”,这一表述暴露了美军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上将也透露,“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将在“敏捷作战应用”的架构下,全面验证战时后勤、分散动员,以及象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之间的互操作性等实战化项目,将盟友军事资源纳入美军作战体系,制造“多边围堵”态势。这次演习尤其重点测试“敏捷战斗部署”这一概念,将集中部署的战机拆分为小队,分散部署到偏远岛屿,目的是防止被“一网打尽”。这一战术主要是针对中国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试图通过分散部署降低被摧毁的风险。同时,利用盟友基地实现快速调动。例如,关岛防御系统扩建计划,将陆基“宙斯盾”与“爱国者”、“萨德”系统整合,形成覆盖16个关键地点的反导网络,这样既能保护美军基地,也能向盟友展示美国的“安全承诺”。 其次,聚焦“高端战争”,升级作战能力。这次演习内容高度实战化,涵盖网络战、人工智能、中程导弹等前沿领域,暴露了美军对“高端战争”的技术准备方向。据澳大利亚国防部宣布,今年的“护身军刀”演习新增了网络战、人工智能(AI)军事化应用等演练课目,主要模拟对敌方指挥系统的攻击与防御,并将测试“高对抗环境中所需的 后勤和保障能力”。同时,美国陆军还将首次在太平洋地区实弹发射“堤丰”系统,该系统可搭载“战斧”式巡航导弹以及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覆盖中国沿海。美军在我周边发射该导弹,不仅违反了《中导条约》精神,更直接威胁了中国国家安全,试图通过“前沿部署”来缩短打击时间。此外,美国还针对西太基地群容易遭受到攻击这一困境,测试“联合战区配送中心”,也就是要求盟友提供港口和机场等设施,实现物资快速运输。近年来,美军加快对该地区的基地建设,对帕劳一些偏远岛屿的跑道进行升级改造,升级后的机场可以起降运输机,为前线部队提供补给。 三是美军此举破坏地区稳定,加剧军备竞赛。美军演习虽以“防御”为名,实际上是在演练和测试针对性的新型作战概念,推动地区军备竞赛,加剧地区紧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美军拉拢19国参演,但多数国家对卷入中美冲突持谨慎态度。盟友的“配合”更多是政治表态,而非军事承诺。如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虽参与“护身军刀”,但实际能投入太平洋的兵力非常有限。 这种“以演促战”的策略,实际上面临两重困境:一是盟友实际支持十分有限;二是中国反制能力在不断提升。对于此次军演,中国已明确表示要“高度警惕”,并可能通过加强东海、南海部署、提升反导能力等方式进行反制。如中国在沿海地区部署的东风-26导弹可以覆盖关岛,形成对美军基地的直接威慑。 从美军这次演习的规模与强度看,反映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深层焦虑。但历史证明,霸权主义无法阻挡多极化趋势,合作共赢才是地区长治久安之道。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专家:美军西太“以演促战”面临困境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