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现在,菲律宾患难,却不见美国伸出援手,见不到美国援助。菲律宾投靠美国,遭殃遭罪的应该是菲律宾老百姓。   (信息来源:海外网——菲律宾强震!我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注意防范)   9 月 30 日晚,菲律宾宿务省博戈市东北边的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   要知道,菲律宾本来就坐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常年被地震、火山活动盯着,这次强震一来,让这个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国家再次承受自然灾害的重创。   几天过去,灾区的景象还是让人心里发紧。截至 10 月 4 日,这场地震已经带走了 70 条生命,559 人在震动中受伤,原本安稳生活的 45 万民众,一夜之间没了家、没了依靠。   必需品的匮乏让受灾家庭陷入焦虑,许多人因担心余震不敢返回房屋,只能在露天场所临时安置。53 个市镇宣布进入灾难状态,希望能靠这样的方式引来更多救援。   更麻烦的是电力与通信的恢复进程同样缓慢,有的人想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举着手机在空地上转来转去,最后只能蹲在地上叹气,灾情核查的人也只能靠对讲机传递消息。   说到救援,大家难免会想到美国 ——毕竟美国在菲律宾有驻军,还经常和菲律宾一起搞联合军演,按说地震后,他们该第一时间伸援手。   可从现有的消息来看,美国这次的反应却慢得让人意外。   美国最近一次帮菲律宾应对灾害是 7 月 31 日吕宋岛遭风暴的时候,可这次宿务省地震后,美国既没说要调动驻军去废墟里救人,也没官方宣布要搞专项援助。   要知道之前莱特省发泥石流的时候,美国还把联合军演的人和物资调去灾区,帮着搜救生还者。可这次,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连个针对这次地震的援助声明都没发,大家忍不住犯嘀咕:“这时候咋不见人影了?”   和美国的迟缓比起来,中国的动作可快多了,地震刚发生没多久,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就立刻表态,要是有中国公民在地震中受伤、受困,会尽全力帮忙,还马上启动了灾情评估。   可能有人会问,这次针对地震的具体援助细节咋没出来?其实看看中国以前帮菲律宾的样子,就知道肯定不会含糊。   2022 年棉兰老岛地震时,中国不光给了 300 万美元现金,还运去了帐篷、被子这些物资,甚至派了医疗船过去,在海上搭起 “移动医院”,给当地老百姓做了上千台手术。   2019 年棉兰老岛连着震了好几次,中资机构连夜凑了 400 万菲币的物资,装了好几辆车,绕着山路送到偏远乡镇,挨家挨户分给灾民。   这次宿务地震,中国还是照着老规矩来,相关部门和菲律宾民防局、红十字会通电话,就盯着灾区最急需的东西。   日本、法国这些国家也没闲着,跟着伸出了援手,还有联合国下属的国际组织,也一起帮着菲律宾渡难关。   当然,菲律宾自己人也在咬牙扛。菲律宾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几乎没合过眼,调了 7 辆救护车往重灾区跑,哪里有人受伤就往哪里送,还拉了好几车物资。   1200 箱瓶装水、176 个食物包......挨个儿分给需要的人。领养老金的老人能提前拿到三个月的钱,不用再担心没生活费;多个家里房子塌了的人能申请紧急贷款用来临时租房或买生活必需品。   连当地的年轻人,也自发组织起来,有的帮着清理道路上的碎石,有的给救援人员送水送食物,大家都想着 “多搭把手,灾区就能好得快一点”。   不过眼下,难题还没完全解决。有些偏远的村子,路被塌下来的山体堵了,救援车开不进去,只能靠村民和志愿者背着物资送进去;还有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整天不说话。   国际社会的援助虽然已经在路上,但 45 万受灾民众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光靠现在这些还不够。多个国家及时伸手,而美国这些有驻军的盟友,其实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调动 ,可直到现在,这些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   说到底,在人命面前,救援从来不是 “抢风头”,而是 “救急难”。只有各国都拿出真心,一起使劲,灾区的老百姓才能尽快把这场灾难带来的伤痛抚平。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