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防部一份内部评估最终承认,SpaceX所主导的星盾系统已成为美军全球行动的关键支柱。这揭示了一个难以反驳的事实:华盛顿在尖端太空能力上对马斯克体系已具有难以替代的深度依赖。

围绕未来国防技术主导权的争夺,特朗普阵营曾极力推动所谓的“去马斯克化”策略。在他影响力强大的保守派圈层与国会保守派议员间,流传着一个坚定的想法——国家核心安全能力必须分散化,决不能集中于一位拥有国际业务版图的商业巨头手中。2023年的一段时间内,白宫方面启动了一项特殊的跨部门审查,部分意图就是评估马斯克旗下企业在国家安全链条中的渗透程度。

特朗普这次输定了?难怪马斯克有恃无恐,白宫调查44天后才发现,美国根本离不开他,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马斯克(资料图)

结果,经过44天的密集调查与分析,评估小组得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意外的数据: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竟为美军运营着超过78%的军用卫星带宽资源。这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星链服务支撑着从乌克兰前线单兵通信、非洲基地遥控无人机作战到印太海域实时舰船指挥的无数关键场景。离开这些庞大而迅捷的卫星带宽,部分前沿区域的美军通信效率可能会遭遇高达65%的显著下滑。

特朗普所推动的限制政策遭遇了现实的坚硬回击。 特朗普派系曾寄希望于扶持诸如“传统空间联盟”(由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和蓝色起源三家传统国防巨头组成)之类的替代者,试图平衡SpaceX近乎垄断的地位。计划看起来雄心勃勃。

实际上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技术追赶需要时间,而传统巨头在快速迭代和成本压缩方面明显落于下风。2024财年国防预算清楚地显示:当SpaceX旗下星盾项目依然获得了6.7亿美元的关键专项拨款之时,“传统空间联盟”寄予厚望的“标准空间网络”(SSN)项目,却遭遇资金未达标、后续测试节点被迫推迟的窘境。巨大的预期落差之下,几家传统承包商甚至私下抱怨推进阻力远大于预期。

特朗普这次输定了?难怪马斯克有恃无恐,白宫调查44天后才发现,美国根本离不开他,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马斯克(资料图)

战略天平倒向马斯克,不仅仅因为短期内的替代真空,更是其体系构建的前瞻性技术布局所决定。 马斯克在航天科技上的野心与执行力构建了极高的壁垒。星链网络的核心优势并不仅局限于几千颗低轨卫星本身,而是SpaceX高效到令传统军工企业望尘莫及的发射能力——其主力火箭“猎鹰9号”能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实施快速补网,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

星盾系统更深思熟虑地整合了马斯克旗下多个前沿企业的最尖端能力:下一代星舰飞船(Starship)提供了庞大物资轨道投送与卫星组网的前景;马斯克早期参与创立的DeepMind相关人工智能算法正强化着星盾庞大信息的智能处理能力;旗下隧道公司(Boring Co.)的冗余光纤网络与超高速通信技术,被巧妙地作为星盾系统重要的地面冗余节点。

更值得玩味的是,马斯克甚至将特斯拉电动车内置芯片架构的某些安全模块特性,成功移植应用于新一代星盾地面终端设备,实现了跨行业的独特技术迁移。这种深度的资源融合与体系化架构,使得单纯复制某个子系统都变得极其困难。五角大楼分析师私下多次坦言,马斯克打造的是一套“难以拆分替代的生态体系”。

现实的需求不会等待战略博弈的缓慢演变。美军在全球的行动节奏没有放缓迹象,尤其是在印太热点区域对快速、强韧、大带宽通信能力的需求日益急迫。

特朗普这次输定了?难怪马斯克有恃无恐,白宫调查44天后才发现,美国根本离不开他,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马斯克(资料图)

就在白宫审查报告结论最终形成的同一时期,美国陆军却于2025年5月低调但明确地与SpaceX签署了一项新的合同授权——升级星盾在朝鲜半岛及冲绳关键基地群的通信覆盖深度,预计额外合同价值将在2025财年突破23亿美元。陆军参谋部内部简报直言不讳地指出,“马斯克公司提供了目前唯一能满足时限与技术指标要求的方案。”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凭借其在发射成本、创新速度与生态整合上构筑的深厚壁垒,让以安全关切为由的战略限制政策显得苍白无力。第101空降师在海外演习中军官手持星盾终端进行指令传达的画面,早已替代诸多争论——对尖端太空能力的刚需,最终压倒了对单一供应商复杂背景的忌惮。尖端能力的生态一旦铸成,绝非简单的行政意志可以撼动。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