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不知道大家心里有没有过这样的困惑,这世上人才济济一堂,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多如繁星,可为啥偏偏是蒋介石成了二战时期中缅战区的最高统帅呢?
仔细想想,这恐怕和天时、地利、人和都脱不了干系,而且,蒋介石身边那可是高手云集,有一群厉害的帮手。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是没有这些人出谋划策、并肩作战,仅凭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坐上这个高位。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蒋介石有五个心腹,被大家称作“五虎将”,在这五人当中,卫立煌的能力最为出众,还有“虎将”的美誉。
这张照片里的人,正是卫立煌将军,单看这张照片,能发现他一点不像咱们印象中那种一脸凶相的将军,反倒透着几分温和。
身形也不似传说中那般威猛刚硬,圆润润的,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邻家长辈一样,特别和蔼,让人觉得很容易就能和他亲近起来。
他战功赫赫,在战场上威名远扬,他的那些辉煌战绩,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不过,他的感情生活却鲜为人知。
其实,他的妻子韩权华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容貌出众,长得十分漂亮,而且头脑聪慧,十分有才华。
韩家一共有七个姐妹,韩权华是家里最小的那个,这张照片,最右边站着的便是她,年轻时候的韩权华,模样十分清秀,皮肤白净得像雪一样。
她穿着打扮很是得体,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优雅气质,往那儿一站,就格外引人注目。
在当时那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里,重男轻女的观念盛行,很多女孩连读书识字的机会都捞不着。
但韩权华可不一样,她出生在豪门大户,家里有钱有势,在教育资源这块儿,她从小就没比男孩少过,甚至还能上那些学费高昂的女子学校,接受优质教育。
1922年,19岁的韩权华凭借自身努力考进了北京大学文科预科,她长得眉清目秀、气质出众,再加上才华横溢,一进北大就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成了大家口中当之无愧的北大校花。
在当时,像她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那可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不少男孩都被她的魅力所折服,追求她的人排起了长队,这给她带来了不少困扰。
为了避开这些不必要的骚扰,她毅然转学到女师大,还把专业从中文换成了音乐。
毕业后,河北教育厅看重她的才华,保送她以官费身份去美国留学,专门钻研音乐史,开启了新的求学征程。
1941年,韩权华正在美国檀香山教书,经人牵线搭桥,她结识了卫立煌,此前,韩权华就听说过卫立煌的一些英勇事迹,对他心生敬意,随着相处增多,两人渐渐萌生了感情。
随着珍珠港事件突然爆发,回国之路被阻断,韩权华无奈之下只能写信给卫立煌,让他别再等自己,但卫立煌用情至深,始终坚定地等待着韩权华。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两人终于得以相聚,1945年6月,韩权华女士和当时担任国民政府陆军副总司令的卫立煌将军,在昆明金碧路锡安圣教堂举办了盛大的结婚典礼。
由于卫立煌在国民党内地位颇高,这场婚礼备受瞩目,众多国民党高官纷纷前来祝贺。
军政大员何应钦亲自担任主婚人,有着“云南王”之称的龙云则作为证婚人出席,现场热闹非凡,见证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实际上,韩权华并非卫立煌的第一任妻子,卫立煌的原配夫人姓葛,这桩婚事是卫立煌骑马受伤回家养病时,遵从母亲之命迎娶的。
葛氏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卫立煌伤愈后回到孙中山先生身边继续为革命奔走,她便留在家中悉心照料公婆,替卫立煌尽孝。
农闲时节,葛氏还会不辞辛劳地前往卫立煌各个驻地探望他,让他能在忙碌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
卫立煌与葛氏育有一子一女,家庭生活原本也算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葛氏不幸染上瘟疫,最终因病离世。
葛氏去世后,卫立煌的母亲心疼儿子孤身一人,又写信叮嘱他尽快续弦,于是,卫立煌迎娶了第二任妻子田氏。
田氏同样为卫立煌生儿育女,留下一子一女后,也因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画面里这对便是卫立煌和他的第三任妻子朱韵珩,单看照片,朱韵珩容貌不算出众,没有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明艳之美,穿着打扮也较为普通,没有过多华丽修饰。
但可别被外表迷惑,朱韵珩实则是一位才情超群的女子,在诸多方面都有着不凡的见识与能力。
她担任镇江崇实女子学校第八任校长,还曾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并且信仰基督教。
1927年,北伐军驻镇14师的一部在风车山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朱韵珩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毅然前往师部与驻守镇江的卫立煌交涉。
卫立煌被她的勇敢和担当所打动,当即答应撤军,这次交涉让两人结下了缘分,同年12月,他们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朱韵珩为卫立煌生下了一儿一女。
这张照片就是他们的全家福,站在一旁的朱韵珩,模样虽不算出众,但身姿端正,透着温婉贤淑,她在家中悉心照料卫立煌,任劳任怨。
身旁的两个孩子依偎在旁,眼神清澈,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肉嘟嘟的小脸看上去可爱极了,尽显童真。
可惜好景不长,1939年10月,朱韵珩因病去世,年仅37岁,卫立煌得知这个噩耗后,悲痛欲绝,当场嚎啕大哭。
蒋介石得知后,破例批准他回成都料理丧事,还派专机接送,可见卫立煌与朱韵珩感情之深厚。
朱韵珩离世后,卫立煌独自过了几年,当时他的一双儿女年仅6岁和7岁,他心疼孩子,怕再娶会让孩子受委屈,本无意续弦。
可蒋介石出于政治考量,想把孔祥熙夫妇的二女儿介绍给他,宋美龄也表示支持。
卫立煌满心不乐意,便谎称自己在美国已有意中人,为顾全双方颜面,他托人牵线,就此结识了韩权华女士。
这张卫立煌和韩权华的合影,卫立煌留着精致的小胡子,整个人透着沉稳可靠的气质,他身旁的韩权华,身着时髦服饰,大气又优雅。
面容俊美清秀,眉眼间尽显温婉,浑身散发着贵妇的雍容气度,这般出众的容貌,让人忍不住感叹,她不愧是当年北大响当当的校花。
韩权华是一位极具爱国情怀的女子,她在音乐和文化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她倾慕卫立煌坚决抗日的英勇无畏,欣赏他具有民主思想的先进理念,对卫立煌的感情真挚而热烈。
而卫立煌也在与韩权华的相处中,感受到了她的温柔与智慧,两人婚后生活十分欢悦,卫立煌对这段婚姻也很满意。
卫立煌和韩权华结婚多年,始终没有迎来自己的孩子,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无论外界如何质疑他们的感情,他们对彼此的依恋与深情从未有过丝毫减退,始终相互扶持、恩爱如初。
韩权华特别善良,对卫立煌和前妻所生的孩子都关怀备至,这张照片,卫立煌、韩权华和儿子儿媳聚在一起,他们似乎正专注地阅读着什么,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从这温馨的画面里,就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家庭氛围和谐又美好。
解放战争时期,局势风云变幻,到了末期,蒋介石对卫立煌的信任逐渐消失,卫立煌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
他深知自己留在原地凶多吉少,便瞅准时机逃到了香港,在香港的日子里,他密切关注着国内的局势,一直等到大局已定,才毅然回到大陆,和韩权华一同定居北京。
1956年,卫立煌回国已满一年,这张老照片里,他正和家人们围坐在一起玩纸牌,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家庭聚会时光。
彼时的他已身居要职,日常事务繁忙不已,但该放松时也绝不亏待自己,照片中他脸上那轻松自在的神情,就知道此刻的他完全沉浸在这温馨欢乐的家庭氛围中了。
可命运弄人,这对恩爱的夫妻最终还是没能逃过死别的痛苦,卫立煌离世后,韩权华独自一人留在了这个世界上,但她并没有被悲伤打倒,而是坚强地面对生活。
后来,她成为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成员,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晚年的韩权华,生活低调而平静,她主要帮着继子(卫立煌的儿子)照顾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过着几乎隐居的生活。
1985年,这位历经风雨的老人,在北京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2岁,她的一生,写满了坚韧与深情。
参考资料:
凤凰网——卫立煌的“校花”夫人(图)2013年06月13日
文摘报——“韩家姐妹”钩沉 2016年09月13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