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一旦中国开始管控,后果不敢想象。 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国看着是全球医疗最发达的国家,可他们吃的、用的药,核心原料大多得从中国运过去。2025 年美国药学会刚公布的数据吓人得很,他们市场上 91% 的仿制药都靠进口,这里面超过 60% 的原料药 —— 就是药里真正起作用的核心成分 —— 全来自中国。咱们日常听说的抗生素,全球 75% 的产能都在中国手里;治癌症的药,68% 的原料得靠咱们供应;就连糖尿病人天天吃的药,63% 的原料也出自中国工厂。更要命的是,美国近一半的制药基础原料,压根儿就只有中国能生产,没了咱们的供应,他们连药的 “半成品” 都弄不出来。前阵子美国 FDA 一份内部报告被扒了出来,里面的数字更让人咋舌:全美 96% 的氢化可的松、90% 的布洛芬,还有 73% 的对乙酰氨基酚,全得从中国进口。这些可不是什么冷门药,氢化可的松是过敏休克病人的救命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是发烧止痛的常用药,谁家没备过?可能有人会问,美国那么有钱,自己不能造吗?说句实在话,他们早把这块产能丢了。2008 年金融危机后,欧美药企嫌本土生产又贵又麻烦,环保要求还高,就把原料生产全转移到中国来了。当年他们来考察的时候,还对着咱们的反应釜摇头,可现在,经过改造的设备生产的原料纯度比他们自己的还高。中国有完整的化工产业链,从基础化工原料到成品原料药,一步到位,成本还低,别的国家根本比不了。美国后来也想过把产能迁回去,可算完账就傻了,重建厂房、培训工人、达到环保标准,至少得五年时间,还得花几百亿美元,这钱谁掏?就算掏了,工人都找不到,年轻人大都去搞金融、搞科技,没人愿意进药厂干活。他们还想找印度替代,可这纯属自欺欺人。印度药厂看着能产不少药,可 70% 的原料还得从中国进口,说白了就是帮咱们做个 “二次加工”,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替代。2023 年 FDA 查了一圈,中国在他们那注册的原料药厂商还涨了 32%,印度的反而因为质量问题被踢出去不少。就说新华制药吧,这是咱们国内的老厂,全球三分之一的布洛芬都是他们产的,连出口美国的咖啡因都能免检,和罗氏、拜耳这些大公司合作了几十年,美国想换供应商?先过 FDA 的审批关,没个两三年根本批不下来,病人哪等得起?特朗普那时候还嘴硬,说要对中国原料药加征关税,结果药企协会一算账,要是真加 25% 的税,美国病人每年得多花 508 亿美元,药价得涨 12.9%,最后还不是不了了之。波士顿儿童医院的急诊科主任最近写了篇文章,说他做了个噩梦,早上起来听说中国管控了原料药出口,24 小时后医院的抗生素就没了,72 小时后手术室因为缺抗凝血剂,所有大手术全停了,一周后慢性病病人开始断药,这哪是噩梦啊,这就是真真切切的风险。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都警告了,美国这是闭着眼睛走钢丝,既离不开中国的原料,又管不了那么远的工厂,早晚要出问题。大家想想,稀土没了,大不了汽车、手机晚点造,可救命药原料没了,那是要出人命的。一个美国老人的命系在咱们的养猪场上,一个孩子的退烧药用着山东产的原料,一个癌症病人的化疗药靠中国工厂供应,这可不是玩笑。美国媒体天天盯着稀土喊危机,其实最该慌的是他们的医院和病人,毕竟手机可以等,汽车可以换,可生命等不起,也换不来。中国从来没主动想过要管控这些原料,咱们一直都是守规矩的供应方,但这可不代表咱们没这个能力。这张王牌就攥在手里,不是用来威胁谁,而是让某些国家看清楚,供应链的命脉在哪,别天天没事找事。真要是把咱们逼急了,后果可不是涨点药价那么简单,而是美国医院里那些等着救命的人,可能连针都打不上。比起稀土这种能找替代的东西,药罐子上的绳子攥在别人手里,才是真的没底气,这张王牌的分量,美国现在该看明白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