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一年一度的北戴河暑期休假活动如期举行。

大众新闻注意到,8月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画面显示,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著名主持人康辉等参加了今年的北戴河休假。

北戴河暑期休假有哪些山东籍专家

多年来多名山东籍专家受邀

在8月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画面中,山东籍老乡颜宁被一眼认出。

颜宁,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200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2022年,颜宁归国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202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5年2月28日,颜宁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次已经是颜宁第二次参加暑期休假活动了。

2016年8月,39岁的颜宁曾作为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北戴河休假,是56位参加休假的专家之一。时任清华大学教授的颜宁在交流中曾表示:“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候,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有这么好的条件,再不好好干,真是对不起祖国和时代。”

此前,多位山东籍专家受邀参加北戴河休假。

2024年休假以“爱国奋斗”为主题,参加休假活动的专家主要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这一年,有两位山东籍专家受邀,分别是英雄航天员王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

英雄航天员王亚平在观看驻地“国之重器”照片时深有感触。“我们身处在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推进着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中国航天人要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融为一体,把航天事业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坚信拼搏奋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王亚平再次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以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科学试验和空间应用任务,在轨驻留6个月,于2022年4月16日安全返回。其间,王亚平11月7日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202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王亚平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

当年,同为山东老乡的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也参加了北戴河暑期休假。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公布,薛其坤成为自2000年该奖项评选开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

北戴河暑期休假有哪些山东籍专家

公开资料显示,薛其坤,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崇高礼遇、对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感受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感、科技报国的责任感。”薛其坤当时说,“无论求知求学还是科研攻关,都没有捷径可走。一项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需要科学家付出大量心血,我们更加要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用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定力,埋头苦干,钻研创新。”

2023年的北戴河休假中,出现了山东籍企业家的身影。在和休假专家们的接触中,浪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发现,他们中许多人都参与过“863计划”“973计划”。“这些计划帮助我国培养了大量人才,起到了开阔眼界、以老带新的作用。”王恩东说,“当前,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培养更多战略科技人才,需要增加有组织的、面向国家需求的人才计划和工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创新”

2015年,54位各领域优秀创新人才代表来到北戴河海滨休假。在会议中,山东青岛隔而固振动控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学军介绍,他所在的公司员工200多人,却拥有专利授权120多项,“我们在减震、降噪、抗震三大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哪些专家能去北戴河休假?

据新华社2016年报道,专家夏季休假作为一项制度被确定下来是在2001年,地点选定在北戴河,也是在这一年,我国首次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夏季休假时,根据每年全国工作重点的不同,所邀请专家的领域也会有所侧重。

哪些专家能去北戴河休假?据人民日报2018年报道,虽说每年邀请专家的主要领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与当年重点工作相联系。这些专家主要是中组部与中央有关部门及各地反复酝酿沟通、精心遴选产生的,有的省就只有一个名额。

休假的专家们在北戴河都做些什么?新华社此前的报道显示,他们既可以参加联欢会、参观等休闲活动,也会自发举办专题研究会等。

中组部人才局负责同志曾通过新华社介绍称,中央邀请专家到北戴河休假,主要是让专家暂时放下手中繁忙的工作,带着家人,充分地休息和放松。为了让专家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休假也尽可能地减少了集体活动。

暑期休假活动都有什么传统?

自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已先后邀请二十多批优秀专家代表参加暑期休假活动。每年暑期去北戴河休假专家的专业领域都相对集中。

虽说每年邀请到北戴河休假的专家主要领域不尽相同,但一般都与当年重点工作相联系。

比如,2003年是医务专家和科技专家,当年全国处于抗击非典时期,受邀专家中包含了许多“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专家、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负责人”。

2008年,邀请海外留学回国创新创业专家,这与我国2008年重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直接相关。

2009年,党中央邀请了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领域的创新创业创优人才代表,他们中有“两弹一星”功勋专家孙家栋院士、航天英雄翟志刚等。

2015年,54位各领域优秀创新人才代表参加休假,是由31个省区市、中央有关部委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推荐,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等领域。

2016年,56名国内各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齐聚北戴河。

2017年,参加休假活动的57位专家主要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的总指挥、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和项目负责人。

2018年,受到邀请的62位专家长期活跃在科研生产一线,大部分是扎根西部、默默奉献的优秀代表。新华社报道称,这62人是“以两院院士为主体的优秀人才代表”。有的长期从事载人航天、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有的主持高分卫星、集成电路等科技重大专项,有的参与脱贫攻坚、支援边疆等国家重大战略,在各自岗位都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2019年,共有58位专家参加休假活动。官方报道称,他们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专家人才代表”。

2023年的主题是“矢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

2024年的主题是“爱国奋斗”,专家主要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科、文化艺术等领域。

今年休假活动的主题是“建功新时代”,参加休假活动的有高科技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和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等。

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社、南方+等

(大众新闻编辑 王珺羽 整合 策划 王建国)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