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综编

曾因无力支付房租在美国送外卖的中国导演高峰,如今凭借短剧创作改写了人生轨迹。据相关报道,他执导的《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离婚的亿万富翁女继承人)》以20万美元成本,在北美市场斩获3500万美元票房,收益超170倍,刷新2024年行业纪录并稳居当地榜首。

剧中女主角从遭遇婚姻背叛到继承亿万家产的“爽文”情节,让海外观众欲罢不能。高峰称目前他们还是北美市场短剧制作行业的第1名,1年能拍45部短剧,而同行1年平均10-15部,他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支短剧行业股。

然而,这样的爆款效应并非个例,中国短剧在北美市场用惊人的投资回报率刷新着行业认知。《花花公子的替嫁娇妻》仅投入17万美元,便凭借抓人的剧情与精准的市场定位狂揽200万美元充值收入,盈利规模远超成本。

这股由 “爽点” 与流量驱动的产业浪潮,正在为全球娱乐版图注入全新的变量,其背后藏着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的深层变革。



逆袭之路:好莱坞阴影下的异军突起

2023年,长达100多天的大罢工,致使洛杉矶电影学院应届生失业率飙升至60%,半数从业者被迫另谋出路。与此同时,美国本土重金打造的Quibi短剧平台,尽管投入高达17.5亿美元,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惨淡收场。

就在好莱坞深陷泥沼之时,中国短剧在北美市场撕开一道口子。2024年,中国短剧在美收入高达1.51亿美元,占据海外总收入的64.8%。其中,ReelShort平台更是表现亮眼,其下载量超越了行业巨头Netflix,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中国短剧热潮。

而在YouTube、TikTok和ReelShort的评论区,中国团队打造的“霸总”“逆袭”“甜宠”类短剧,早已被海外观众的催更留言淹没:“太精彩了!”“根本等不及下一集!”“快点更新啊!”短短几分钟一集的篇幅里,密集的高能反转、极致夸张的人设,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式爽点”,让海外观众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更令人惊叹的是产业的运转速度与成本控制能力。和电影、电视剧等传统长片相比,短剧的制作流程堪称“闪电模式”,剧本创作耗时一个半月,拍摄阶段仅需一周,后期制作也能压缩在一个月内完成。高效的制作周期,让一家中小型短剧公司每月就能产出5到10部原创海外作品。目前在北美拍摄一部短剧需15万至20万美元,而放到横店制作,成本可直接压减至10万美元。

在内容出海的路径上,海外短剧呈现出两种鲜明模式。一部分平台直接将国内成熟短剧进行译制后推向海外;另一部分则更注重内核的延续与形式的创新,保留中国微短剧的核心叙事逻辑,联合中外创作者共同打磨剧本,并启用海外演员出演。

为了精准触达不同市场的受众,许多制作团队在本土化适配上下足了功夫,题材选择、演员阵容、拍摄场景都会依据当地文化特点量身调整。以北美市场为例,除了“霸总”“甜宠”等经久不衰的题材,制作方还会融入狼人、吸血鬼等当地观众熟悉的文化符号,通过这种“在地化表达”,成功吸引了大量本土观众,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关注。

曾经被好莱坞光环笼罩的全球娱乐版图,正因中国短剧的异军突起而悄然变化。DataEye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过2.7亿人次下载了中国短剧。截至3月,海外市场的中国短剧App数量增至237款,较去年同期激增近4倍。其中,ReelShort以 1.3 亿美元的季度内购收入登顶海外榜单。



短剧入美:好莱坞生态的新动态

洛杉矶的影视产业格局,正悄然受到中国短剧的影响。短时间内,20至30家中国短剧制作公司在当地相继成立,快速构建起从选角、拍摄到后期制作的完整产业链。这些公司的出现,为当地影视业带来了新活力,创造出超过 20% 的新增岗位,在好莱坞面临挑战之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选角生态的变化尤为明显。ReelShort选角负责人透露,在知名选角平台Backstage上,约80%的招募信息已从传统影视角色转向短剧角色。“现在最抢手的工作是帮中国剧组找‘霸总脸’”,一位曾参与《教父》制作的资深选角导演感慨道,这位行业前辈甚至主动寻求与中国短剧团队合作,足以印证短剧对好莱坞选角逻辑的重塑之力。

在制作环节,中国短剧以独特的“快节奏、轻模式”冲击着好莱坞延续百年的影视工业逻辑。ReelShort在洛杉矶拍摄的短剧,平均8天就能完成40至50集的拍摄量,从筹备到上线最快仅需三个月,这样的效率让业内惊叹。剧组构成打破传统壁垒,影校毕业生与好莱坞自由职业者成为主力,而整个项目预算仅约25万美元。“这种节奏在传统电影或剧集制作中难以想象”,一位ReelShort制片人评价道。

正如导演Taige所观察到的,罢工潮中沉寂的洛杉矶片场,因短剧迎来“10个剧组同时开机”的盛况。三线演员日薪从200美元暴涨7倍至1500美元,新手导演酬劳从4000美金飙升至7500美金,爆款导演收入轻松破万。

曾经被好莱坞鄙视的“快餐式内容”,如今让从业者趋之若鹜,连导演公会成员都开始接拍短剧,华纳等巨头也悄悄开放音乐版权试水。“流量是新的奥斯卡,这‘快餐’虽不精致,却让追梦人吃饱饭 —— 就像短剧里的小人物,终会逆袭。”Taige说。

这种高效、灵活且低成本的模式,为影视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算法主导的时代,也影响着 “流量即重要指标” 的行业认知,推动好莱坞影视生态向更多元、务实的方向发展。



爆款神话:低成本撬动高收益

2025年6月,中国短剧在北美市场的热度持续攀升,多部作品成功跻身美国iOS娱乐榜前列,单月充值金额突破7000万元。在好莱坞大罢工期间,中国短剧意外地成为了当地影视从业者的“及时雨”。

有部分导演凭借执导短剧,在一年内就攒够了美国房产的首付;不少美国演员也争相加入短剧的拍摄阵容,一些三线演员的日薪更是暴涨了7倍。

中国短剧凭借着“黄金三秒”的独特魅力风靡北美,炸裂的开场、充满悬念的钩子以及反转不断的剧情,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霸总文学” 题材尤其受欢迎,使得北美主妇的付费率达到了国内的5倍,甚至让一位早年参与过《教父》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主动寻求合作。

商业数据更直观地彰显着中国短剧的强势地位。2025年一季度,ReelShort和DramaBox两大平台内购收入分别达1.3亿美元和1.2亿美元,包揽全球短剧应用收入榜前两名;在全球收入前50的短剧App中,中国企业占据41席,占比超八成。

这种以“免费+增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既降低了用户门槛,又通过优质内容激发付费意愿,与美国本土高成本、慢节奏的Quibi平台形成鲜明对比,最终以低成本撬动了规模化收益。

从单部作品的百倍回报,到平台的亿级收入,中国短剧用一个个爆款案例证明,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内容,即便成本有限,也能在全球市场创造商业神话。正如高峰所言,“抄好中国作业”的背后,是对内容规律与商业逻辑的深刻洞察,而这正是低成本撬动高收益的核心密码。

综合自:

每日经济新闻:“霸道总裁爱上我”,拯救好莱坞罢工期间从业者!美国演员争演中国短剧,日薪涨7倍!20万美元成本短剧,狂揽3500万美元票房

凤凰网财经:“50%付费率是国内的5倍”,中国短剧如何让白人大妈上头?(作者:王迪)

大江网:中国男子美国拍短剧年赚数千万:从交不起房租到北美行业第一!1年能拍45部短剧,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支短剧行业股

编辑:姆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