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刘先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会面时表示,他将于月底在韩国举行的中美元首峰会上与中国达成一项公平的贸易协议,并淡化了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的风险。对此,你作何解读?

刘:我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在近期中美围绕着台湾问题的博弈上,我曾经下过这么几个基本的判断:一是中国大陆正在从外交层面,进一步斩断境外势力对于“台独”的支持,其中的核心策略就是,在已经让拜登政府明确表明“不支持台独”的基础之上,争取更进一步,让现在的特朗普政府明确做出“反对台独”的表态;第二,满脑子都是意识形态冷战思维的拜登,他对中国大陆打经贸战与高科技战的目的,是为了逼迫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做出让步,而满脑子都是功利主义思维与经济利益的特朗普,他打台湾牌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国大陆手上榨取经济利益;第三,在中美经贸战相持不下的时候,特朗普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通过出卖“台独势力”的方式,来换取中国大陆在经贸上的让步。这将会是赖清德最为担心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赖清德的噩梦。

然而不出我所料,赖清德最为担心的东西终于要来了。从特朗普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的表态中,我们至少可以解读出这么几个重要的政治信号:第一,特朗普主动将中美即将达成的经贸协议跟台湾问题挂钩,这等于是在向外界透露,他正在准备将台湾问题与中美经贸问题做一个战略利益上的交换;第二,特朗普说,在月底的中美元首峰会上,他将会淡化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的风险。我认为,所谓的淡化,说白了就是要消除双方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冲突的风险。那么众所周知,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冲突的唯一风险,就是来自于岛内发生了重大的“台独”事变。因此特朗普这一表态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他将接受中方的要求,明确做出“反对台独”的表态;第三,特朗普向记者暗示,中国大陆无意进攻台湾。我认为特朗普做出这一暗示的真正目的,其实是在事先安抚美国国内的激进挺台势力,让他们不要做出过激的反应。因为即使他利用台湾问题来跟中国大陆进行经贸利益上的交换,即使他公开表示“反对台独”,也不会诱发台海战争。

所以,以赖清德为首的“台独势力”要备好速效救心丸,你们很有可能会经历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签订建交三个联合公报以来最为刺激的一次“震荡”。

刘和平:特朗普欲用台湾问题换经贸利益?中方应谨慎接招以防上当!

问:假如特朗普真的提出要跟中国大陆做战略利益上的交易,也就是要用台湾问题来换取经贸上的利益,那你认为中国大陆会答应吗?

刘: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和态度非常明确,假如特朗普真的要做出“反对台独”的明确表态,那中方当然要乐观其成,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假如特朗普要提出用这一表态来换取中国大陆在经贸利益上的重大让步,那我们就千万不能接招,或者至少应该充分权衡个中利弊三思而后行,否则就有可能上了美国的当。

这背后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明确“反对台独”,本来就是美方应该做的事情,是历届美国政府应该尽的本分,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美方在中美建交三个联合公报中,早就以白纸黑字的方式做出过的庄严承诺,只是后来由于美方出尔反尔背信弃义,违背了中美建交三个联合公报,违背了自己曾经做出过的承诺。也就是说,过去四十多年来你们已经做错了,现在改邪归正完全是应当的,不能因此而获得奖赏,否则将来美方还会进一步得寸进尺。

第二我们知道,特朗普的诚信记录一直非常差,经常用“下一秒的特朗普来推翻上一秒的特朗普”。即使这一次他做出了明确反对“台独”的承诺,也难保他过一段时间不会出尔反尔。而且更为关键性的是,就算是特朗普公开做出了明确反对“台独”的承诺,也不意味着美国的对台政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为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还在,对台湾的“六项保证”也还在,而这些东西都是美国国会以立法的形式通过了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特朗普所做出的反对“台独”的承诺其实是虚的,而中国要付出的经贸利益则是实实在在的。因此,除非美国国会以立法的方式废除《与台湾关系法》和所谓对台湾的“六项保证”,以及明确做出“反对台独”的承诺,否则中国大陆就应该不见兔子不撒鹰拒绝特朗普的交易。

第三,虽然我们明确欢迎特朗普做出“反对台独”的承诺,但是我们同时必须要认识到,当前台海局势的主导权以及台湾的前途和命运,已经不是由美国在掌握,而是由中国大陆自身在掌握,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当前台海局势的主导权以及台湾的前途和命运,完全取决于中国大陆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与外交实力。台湾问题其实早已不再是美国手上的牌,就算是美国支持“台独”,“台独”也成不了事,反过来,就算是特朗普明确反对“台独”,也不意味着两岸立马就能走向统一。

明白了这三点就可以知道,一码归一码,有些事情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不能给特朗普创造“空口套白狼”的机会,而是应该将中美经贸问题、台湾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分开来处理。特朗普明确表态反对“台独”,最多只能算是为中美解决经贸纠纷以及其它问题,表达了自己的诚意,或者说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

刘和平:特朗普欲用台湾问题换经贸利益?中方应谨慎接招以防上当!

问:在中美双方即将重返谈判桌之际,特朗普还表示,会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对华贸易的三大首要关切。对此,你又怎么看?

刘:其实众所周知,关税、芯片与征收船舶停靠费,是特朗普打出的三张所谓掐中国脖子的牌,而稀土、芬太尼和大豆问题是特朗普有求于中国的地方。那么现在特朗普将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列为了与中国进行经贸谈判的三大诉求,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在这场经贸战中攻守双方已经彻底易位,中方已经掌握了议题的主导权,而原先主动出招掐中国脖子的美国,则已经被中国掐住了脖子,处于了被动防守状态。同时这还意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这场经贸大战中,面对美方率先打出的关税、芯片与征收船舶停靠费三张牌,中方已经找到了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因此接下来假如不出意料,中美之间达成的经贸协议大概会按照这个剧本走,也就是中国承诺打击芬太尼毒品走私,换取美国取消因此而对中国加征的20%额外关税,中国承诺维持现有的稀土供应,来换取美国部分高端芯片的解禁,中国同意购买美国大豆,来换取美国取消对中国制造的船舶征收的高额停靠费。

而且我对中美最终按照这一剧本达成经贸协议的前景,抱持谨慎乐观态度。这背后的原因有这么几个:其一是,美国主动挑起的对华关税战,已经打不下去了,因为连特朗普都已经被迫承认,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的措施“不可持续”;第二,下个月美国最高法院将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做出最终裁决,而且很有可能会宣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非法。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极有可能会在败诉之前力争“变废为宝”,利用这个有可能要报废的关税牌,从中国手上捞取一些经济利益;第三,当前的特朗普正面临着空前严峻内外交困形势,外有加沙和平协议与调停俄乌冲突失败的压力,内部的压力则包括,中国拒买美国大豆导致特朗普的农民基本盘可能要崩解、美国国内正在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川大游行”,以及明年国会中期选举即将到来特朗普的民调却在屡创新低等等。这些都意味着,在这场经贸大战中,时与势已经完全转到了中国一边。基于这一理由,中方也应该将这场由美国主动挑起的经贸战坚决打到底,不会轻易饶过始作俑者,因为特朗普已经顶不住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