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雷军是互联网圈最亲民的“劳模CEO”。

穿牛仔裤、戴黑框镜、一口湖北普通话,站在台上一遍遍喊“Are you OK?”,粉丝叫他“”,不是黑,是爱。

那是草根逆袭的偶像,是程序员出身的 billionaire,是“为发烧而生”的极客教父。

可如今,这个标签正在褪色。“雷布斯”还没走远,“雷不群”却悄然上线。
不是他变了,而是大家看他,不再只看PPT,更要看仓库、看售后、看车主在暴雨里等救援的直播。

从全民偶像到争议缠身,雷军这一路,走得像极了他发布会的节奏:前半段热血沸腾,后半段……总有那么点“听懂掌声”。

小米起家靠什么?七个字:高配、低价、感动人心

当年一部手机干掉国际大牌,1999卖旗舰配置,用户真觉得雷军是“科技菩萨”,用性价比刺破了暴利铁幕。

可人性有个bug:你长期喂他甜食,他就不接受微糖。

当小米从“屌丝神器”升级为“高端品牌”,价格从2000涨到4000、5000,甚至上万,老粉不干了:“说好了一分钱一分货,现在怎么变成了一分货十块钱?”

雷军想冲高端,本没错。但问题在于,你一边讲“极致体验”,一边被曝出“系统广告删不掉”“售后响应像树懒”,用户就觉得你“变了心”。

更尴尬的是,车一出,画风突变。SU7一亮相,雷军激情宣布:“我们不打价格战!”

台下掌声雷动,网上却炸了锅:“大哥,你当年不就是靠打价格战吃饭的吗?现在嫌low了?”

一句话总结:你可以升级,但别忘了是谁陪你吃糠的。

雷军深谙流量之道。

早年靠“Are you OK”鬼畜视频出圈,他不但不恼,还亲自玩梗,被赞“最不怕被黑的老板”。这种“接地气”形象,成了小米最值钱的无形资产。

可当一个人设太成功,就会被无限放大。你今天自嘲,明天就得负责到底。当小米汽车交付延期、车机卡顿、充电桩难找,网友不再说“理解”,而是翻出旧账:“当初说‘感动人心’,现在感动的是谁?车主在暴雨里推车吗?”

更致命的是,雷军把自己活成了“单口相声演员”。每场发布会都像脱口秀,金句频出,情怀拉满。可现实是,用户要的不是段子,是能正常联网的车机、能准时交付的订单、能修得快的售后。

当“雷布斯”的嘴皮子跑得比产品迭代还快,信任就开始漏气了。毕竟,互联网记忆从不健忘,它只负责记打脸。

小米手机时代,雷军是“用户战友”;小米造车时代,雷军成了“投资人代表”。他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在讲一个万亿市值的“生态故事”。

可故事越宏大,离普通人就越远。

当他在发布会上说“为小米汽车押上全部声誉”,听着感人,可车主真的遇到问题投诉无门时,只会当鸵鸟和缩头乌龟。

这就是“雷不群”的本质,不是他真脱离群众,而是企业做大后,CEO的“人设”和“现实”必然割裂。他想代表用户,但公司要对股东负责;他想追求极致,但供应链、成本、工期全是枷锁。

用户骂的不是雷军个人,而是那个曾经“说一不二”的承诺,如今听起来像“选择性实现”。

看看同行:老罗为情怀破产又翻身,靠的是“真还传”;老周搞直播带货,干脆放弃“产品经理”人设;老马早就不露面,让公司自己走。

而雷军还在台上笑呵呵地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可大家已经开始怀疑:美好的事情,是不是只发生在财报里?

他错了吗?不能说没有。但问题是,用户可以陪你成长,但受不了“你成长了,就忘了初心”

你可以涨价,但体验得跟上;你可以玩生态,但别让用户为事故买单;
你可以做企业家,但别把“雷布斯”变成“雷不群”。

从“雷布斯”到“雷不群”,不是一个人的堕落,而是一个时代情绪的转向。

我们不再轻易相信“感动人心”,但我们依然期待有人,能把“美好的事情”真正做出来,落到实处,而不是只会讲段子吹大牛的成功学大师,更不是只会扯虎皮拉大旗的江湖骗子。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