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自己是个理工傻子。
我买过6个手机,1个小米电视机,3个小米温度计,1个小体重秤,2个小米插线板。被当傻子耍的感觉很不好。
我是理科生,遥遥领先品牌那种海军硬吹营销,搞道德绑架,我不会上当。我会看硬件参数指标,OV那种低配高价套路,我也不会上当。我一直用技术指标来判断手机的性价比,觉得小米挺实在,不骗人。万万没想到,浓眉大眼的雷军也玩起了数字套路。
SU7 ultra零百加速1.98秒,看着挺快的。括号里的“不含起步时间”是什么鬼?起步时间是1秒还是1分钟?SU7的2.78s,右下角的小字免责声明“减去起步响应时间数据”,使劲放大看去吧。

小米汽车YU7后排电动调节,“最大角度135度,比迈巴赫还多1度”。这1度很重要吗?多1度就是更好吗?既然度数越多越好,为什么不做成136度,137度?有没有一种可能,迈巴赫的134度是最舒服的坐姿,多1度反而不好?
还有16.8亿种驾驶模式,200公里时速瞬间刹停,手机测试30万小时,例子很多,举不过来。理工男深信的数字都能骗人了,分不清哪个数字是真的,索性雷军宣传的所有数字都不信了,我自己找证据。
既然小米17对标iphone17,那就查下研发经费数据。
小米在香港上市,每个季度都公开财报[1],财报里有“研发开支”、“销售及推广开支”。

苹果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每个季度公开财报[2],财报里有“研发开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销管费用(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销管费通常包括门店、市场营销、销售、高管管理、财务、人力资源、信息技术及法务部门相关的人员及设施成本,以及专业服务、合同服务费用与诉讼和解款项。
Selling, 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 (“SG&A”) expenses generally consist of personnel and facilities costs related to our stores, marketing, sales, executive, finance,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egal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fees for professional and contract services and litigation settlements.

特斯拉也在纳斯达克上市,财报在这里[3]。纳斯达克的“销管费用”比香港的“销售及推广开支”的范围大,大致多了“行政开支”。
小米的研发费用率5.31%,低于销推费用率6.32%,果然擅长营销。2018年至2020年,长达4年的时间,研发费用率小于4%,每次发布会重点强调自研,好意思吗?

苹果的研发费用率7.07%,比小米高1.76%。销推费用率5.54%,比小米低0.78%。苹果重研发,轻营销。

特斯拉的研发费用率4.68%,比小米低0.63%。销推费用率6.27%,没法跟小米直接对比。2019年及以后,特斯拉只研发了Model Y、Cybertruck两款车,不像小米研发了3款车、N个手机、N个电视机、N个大家电。分摊到每一款车上,特斯拉的研发费用很高了。

苹果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手机iphone,平板ipad,电脑macbook,手表apple watch,耳机airpods,手机操作系统iOS,电脑操作系统macOS。
小米的产品非常多,小米手机、红米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耳机、智能手表、汽车、电视机、空调、冰箱、N多小产品。小米的年均研发费用为149亿元(1115.6亿元/7.5年),苹果的年均研发费用为1583亿元(1500.68亿刀/6.75年*7.1196),特斯拉的年均研发费用为219亿元(200.09亿刀/6.5年*7.1196)。
小米的产品同时对标苹果和特斯拉,体现在研发经费上就是每年149亿元 vs 1802亿元(1583+219)。相差12倍(1802/149),属于同一个档次吗?有战胜的可能吗?!小米员工每天工作24小时全年无休0工资,也不可能战胜啊!差太远了,与其说对标,不如说碰瓷。
为体现各国购买iphone的难易程度,picodi.com搞了一个iphone指数,也就是工作几天能买一部iphone。按照最新iphone17的指数(来自grok),美国平均小时工资约27.5美元,中国平均小时工资约53.4元(7.5美元)。
在美国,最受欢迎的iPhone 17 Pro 256GB官方无锁版本,零售价1099 美元,美国打工人需工作5天。在中国,iPhone 17 Pro 256GB零售价8999元,中国打工人需工作21天(8999/53.4/8)。

跟iPhone 17 Pro 256GB对标的小米手机型号是小米17 Pro 12+256GB版本,零售价为 4999元人民币,中国人需工作11.7天(4999/53.4/8)。如果按照美国人工作4天的标准定价,小米17 Pro 12+256GB版本零售价应该为1709元。
小米发布会上,雷军每次都强调自研、自研、自研,不是字研。既然新国货这么牛逼,那么就应该让同胞享受到自研带来的成果,打个35折,降价到1709元行不行?回答我!
如果做不到降价,那就别吹自研了。你就是做到百分之一万地自研,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不降价的自研就耍流氓。自研、国货、爱国,要说到办到,不能用同胞的爱国热情骗钱。
全文完,感谢阅读,请点下关注,转评赞三连。
[1] https://ir.mi.com/zh-hans/financial-information/quarterly-results
[2] https://investor.apple.com/investor-relations/default.aspx
[3] https://ir.tesla.com/-disclosure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