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春晚有个机器人舞蹈节目,刚开场 1 秒就有机器人 “扑通” 倒地,当时,我盯着屏幕还愣了一下,再看弹幕全是 “哈哈哈哈这机器人也会紧张?” 不光春晚,机器人运动会更热闹,赛跑项目能把友商的操作员撞个趔趄,足球赛里机器人满场滑跪,乌龙球比正经进球还多。

2029 年占全球 32.7%!中国人形机的 “娱乐起步” 与大未来

不少人看了都纳闷,这人形机器人除了逗乐,到底能干点有用的?机器人 “逗乐” 不是瞎玩,是在练基本功,这些 “不靠谱” 的场面看着好笑,其实都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 “起步课”。

2024 年上海进博会我去逛过,场馆里有好几台人形机器人在当导览员,有人问展位在哪,它们能准确指方向,还会简单介绍产品。

北京地铁有些站点也试了问询机器人,乘客问末班车时间、换乘路线,基本都能答上来,这些场景看着简单,却是在练机器人的 “基本功”, 比如怎么跟人顺畅对话,怎么在人多的地方走得稳。

宇树科技的王兴兴说,人形机器人想进家庭干家政、养老,还得等阵子

这话我很认同,本来想觉得 “等” 是技术不行,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你想,家政要收拾屋子,得能分清玻璃杯和瓷碗,还得知道怎么拿才不碎,养老要陪老人,要能看出来老人是不是不舒服,这些活儿连咱们普通人都得练阵子,更别说靠程序和零件拼出来的机器人了。

2029 年占全球 32.7%!中国人形机的 “娱乐起步” 与大未来

现在,有些养老院试了陪伴机器人,只能陪老人聊聊天、读报纸,就算是在 “循序渐进”,没急着一口吃个胖子。


中国不只是 “玩得花”,工业端已经悄悄破局

本来认为,机器人光靠 “逗乐” 没啥出息,但翻了翻航空史才发现,厉害的技术早期都爱 “玩”,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最先不是用来运东西,而是搞飞行表演,带人上天兜风,有个叫威廉・波音的人,看了场飞行表演就想自己造飞机,还有个叫查尔斯・林白的,早年就是靠飞行表演攒经验,后来成了第一个飞过大西洋的人。

2029 年占全球 32.7%!中国人形机的 “娱乐起步” 与大未来

20 年代的时候,还有人开着飞机穿谷仓门搞特技,就为了让大家觉得 “飞机好玩”。

可就是在这些 “玩” 里,飞机的发动机、机身结构都慢慢改进了,连空中加油都是那时候在表演里试出来的,航空技术靠 “玩” 练出了真本事,人形机器人也一样,而且中国不光在 “玩” 上有花样,在正经干活的领域已经悄悄发力了。

三一重工的工厂里,现在有机器人帮着搬重型零件,那些几十斤重的东西,机器人搬着不费劲,拧螺丝的时候还能精确控制力道,比人工拧得还准。

宁德时代的电池车间里,有些地方温度高、还有电,人进去不安全,就让机器人先去检查,可以看出,这步走得太聪明了 , 工厂里的通道、设备都是按人的尺寸设计的,机器人做成 “人形” 刚好能用上,还不用改厂房,多省事。

有些机器人还没拘泥于 “人形”,该站就站,该爬就爬,有的还加了辅助轮

我认为,这想法特实在,本来想机器人就得像人一样有手有脚,后来发现没必要,能把活干好才最重要,比如在平整的车间里,机器人用轮子走比用腿走快多了,遇到台阶再换成腿,多灵活。

现在,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市场也在慢慢涨,2025 年差不多能到 27 亿,2029 年能到 750 亿,占全球头一份,2035 年更是有望冲到 3000 亿。

为什么能涨这么快?因为,不只是一家两家在搞,科研机构和企业一起上,像优必选、宇树这些企业,现在连机器人的核心零件都能自己造了,成本降得快,技术也跟着更新。

2029 年占全球 32.7%!中国人形机的 “娱乐起步” 与大未来

这跟新能源汽车的路子特别像,一开始慢慢攒技术,后来越做越好,成了经济里的新增长点,其实,现在再看春晚倒地的机器人、运动会上的乌龙球,就不觉得是笑话了。

它们现在 “逗乐”,是在攒技术,未来进工厂、进家庭,是在开市场,中国人形机器人能从春晚的 “小插曲” 走到千亿市场的 “大舞台”,靠的就是不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把基础打牢。

往后这领域,中国怕是要一直领跑了,毕竟咱们既懂 “玩着练技术”,又知道 “盯着需求干实事”,这样的路子,想不发展好都难。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