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同事王姐的生活感悟:

子女成家后,你会发现,儿媳和女婿非必要不会来家。

人的习惯性思维,只会认为儿媳、女婿不懂事,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每次小辈高高兴兴来,却败兴而归,他们还会愿意登门吗?

一个家能不能其乐融融,就看屋内的能量场,若一踏进家门,下一秒就想走出去,那十有八九是出现这些问题。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1、喜欢话里藏针,有问题不直接说

家人之间的沟通必须直接了当,没有人喜欢听弦外之音。

比如,想摧儿媳生二胎,不要一见面就是”谁家的孙子都满月了”“谁因为年纪大了,再要孩子特别费劲”。

再比如女婿给买件衣服,明明很喜欢,价格也算合理,却偏偏要来一句“咱家这条件,还不够格”。

聪明的儿媳和女婿,会领悟,这不是少出现,就等于少心塞?讨好并不被看好,费劲扒拉的,还被教育成不够努力。图啥呢?

不如相信距离产生美,偶尔闪现还能有”稀客“的待遇。

其实不是后辈不孝敬,而是一听这些话就头大。

一家人嘛,不必搁着藏着,想抱孙子,可以直接问下儿子儿媳的想法,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

女婿真情实意送东西,喜欢就欢欢喜喜接受,不必升华到赚钱的能力上,扫人兴致。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2、不拿自己当外人,和小辈相处完全没边界感

在我没结婚之前,一上班,总能听到同事幽怨的说起婆婆,”今天早上我婆婆又是不敲门,直接进我房间喊吃早餐,也不管你穿没穿好衣服。”

“那是挺尴尬的,你没跟婆婆说说你的想法?“

“说过,但一点用都没有,人还会说,都是女人有什么好怕的。”

直到我有了类似的经历,才深刻领悟到这份无奈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随意打破,会引起反感,试想同在一个屋檐下,这颗心时时都得悬着,踏实感从何而来?

生活的真相告诉了我们,但凡失去分寸的“好心”,得来的并不是感激。

不如,做好份内的事,心疼年轻人吃不上早饭,做好便是,其余的交给闹钟。

请记住:亲情不是无孔不入的缠绕,而是彼此都给对方留有的温暖距离。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3、总把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挂嘴边

这句话是不是经常能听到?尤其是年轻人做事非要跟老人扭着来,为人父母总会以”过来人”的身份,试图改变想法。

比方,儿媳想辞去会计工作,计划开个烘焙工作室。老人一听就火冒三丈,,甚至会拍桌打椅的否认:“三十多年工作经验告诉我,稳定才是最重要!你吃的米还没我吃的盐多,瞎折腾什么。”

这么一说,特别容易激怒年轻人的逆反心理,你可能说的没有错,但人就想试一试。

其实盐的价值,不在于压倒米饭,而在于激发食材的本味。

比起说教,不如帮打听一些烘焙店的实际经营情况,更能让儿媳心服口服,她明白了你的用心,也就能心平气和的认真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4、家不像港湾,而是审问室

如果一踏进家门,就是大型的批判场,摊谁谁能喜欢?

要么说儿媳得勤做饭,外卖多么的不好,要么说一个孩子孤单了,捉紧要二胎。

要不就是问女婿,这个月挣了多少钱,家里的油烟坏了什么时间帮修理。

家是让人放松的地方,有温暖,软人心。而不是让人避之而不及。

年轻人在外奔波并不易,他们只想找一个温暖的地方靠一靠。

能让人惦记的家,始终有热乎的饭菜,暖人心的话语,心安即是归宿。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5、总把儿媳女婿当外人

在血脉相连的亲情中,最深的隔阂往往就是这句“他们终究是外人。”

吃饭的时候,给女儿夹很多她爱吃的菜,对女婿只是客气的说“你自己夹菜啊,别讲理。”

儿子见媳妇在厨房刷碗,想去帮忙,被连忙制止,“你别沾水了,就几个碗,一会就好。”

或者儿子和女儿的生日牢记于心,儿媳和女婿的生辰却从未放心上。

竟然儿媳女婿没被当成自家人,他们没有归属感,在自己家呆着岂不是更舒服?何必去当“外人“呢?

只有当这个”外人“的存在被期待,付出被看得见,有了自己人的那份亲近感,温暖之意才会流淌。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06、一碗水总是端不平

儿媳和女婿都是外姓人,本来八杆子打不着,因为儿子和女儿,才成为家人。

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没有绝对的平,但也不要差太多,更不能双标。

儿媳叫外卖,就认为她不会过日子,儿子吃外卖,只会说工作太辛苦应当多吃点,

女儿买化妆品的快递一个接一个,认为都是该花的,女婿就买一养鱼缸,就说没啥用。

爱若是厚此薄比,便不是爱,应当爱屋及乌,儿媳和女婿直接影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真正的亲情不在于血缘是否一致,而在于每个成员能在这个家庭里找到舒适的位置和温度。

人老了才明白,如果女婿儿媳很少登门,多半是家庭出现这6个问题

写到最后说两句掏心窝子的话

俗话说:“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是讲亲情的地方。”。

家庭和睦,粗茶淡饭也是香;厚此薄比,山珍海味也难咽。

人老了,想要一个热闹幸福的晚年,老人得拎得清,小的需懂点事。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布下善因,必结善果。

家人之间本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讲道理是生分,聊感情才长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