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消费的风,还是吹到了房子上?|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在生活中,买房是大事,租房也不能含糊。通勤距离、小区环境,都得细细考量;楼层朝向、装修风格,也要认真研究。买房、租房市场上,“避雷”共识不少:二楼返水风险大、房间朝西太闷热、没有软装不考虑……然而,在选房这件事上,年轻人自有主意:把二楼住成“树景房”,在西晒房赏夕阳,还有人一门心思找空房。“反向消费”的风,为啥吹到了房子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劝退”房型劝不退年轻人,主要还是因为价格“真香”。买二楼省了钱,装修经费就有了着落;西晒房省下的钱,付空调电费绰绰有余,讲究点的还可以装上新风系统;把空房纳入视野,突然发现有限预算有了更大面积选择……不论是真的囊中羞涩,还是习惯精打细算,这类房子受宠,都反映了当下年轻人“性价比即正义”的消费观。既能满足居住需求,又能节约开支,何乐而不为?


“反向”买房、租房的年轻人们,从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搬进二楼,步梯就成了私家楼梯,等电梯的焦躁被上下楼的“微锻炼”治愈。窗外虽不是一望无垠,却也四季有景,把生活装点得有滋有味。西晒房成为打工人的选择有其独特考量:早晨上班匆忙,就算有阳光也无暇欣赏;下班回家后的“落日自由”却能安抚疲惫的灵魂,无怪有人称之为“i人能量场”。空房虽然没法拎包入住,但不用勉强自己忍受不尽如人意的家具,胜在获得了“空间自主权”。看似“反其道而行之”的消费选择,其实背后有充分的理性思量,居住体验、情绪感受等个性化价值正为更多人看重。性价比和“心价比”,一个也不能少。


面对可能存在的硬伤,年轻人喜欢“打开天窗说亮话”,提早布局解决方案。住二楼怕遇上返水、担心采光不足,装修时就改造下水、选用浅色家居风格,就能备豫不虞;西晒房里的玻璃贴上隔热膜,再搭配遮光窗帘,便可自由调节阳光进出;租空房确实要自费搞软装,但买二手也花不了太多钱。“爆改”是一门生活技能,也折射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一方面,遇到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另一方面,不论环境如何,“悦己”是最要紧的事。


年轻人在房子上的“反向消费”,形式不一而足。某社交平台上,“改造老破小”话题浏览量达数亿次,总价不高、通勤方便的优势吸引许多年轻人“上车”,装修一新后由衷感叹一句“外面破,关我里面什么事”。有人却正好相反,离开大城市,拿着积蓄回到家乡小县城买房置业,住得宽敞、舒适的同时,也远离了快节奏的生活、找到内心的宁静。选择不同,内核却共通,即不为符号化的消费主义捆绑、回归自身真实感受,这也体现出青年一代更多样的价值追求和更果断的行动力。


消费风潮的嬗变,背后是消费理念的重构。“反向消费”风劲吹,从军大衣火爆全网,到商场B1层成为热门觅食目的地,再到买房、租房主打拉满性价比,还有“奔县游”“微度假”等受热捧,可以说衣食住行“万物皆可平替”。与此同时,这届年轻人从不吝为心头好买单,从热衷“买谷”,到“追更”科技产品,再到跨城“赶场”演唱会,“该省省,该花花”成为这种消费哲学的底层逻辑。“省”与“花”看似对立,却在追求“自定义生活”这一维度上实现了自洽,也刻画出当代青年理性、独立、活力满满的立体形象。


消费需求多元化,呼唤更有层次感、更具年轻态的供给。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435周岁青年人口约4亿。作为消费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期待着被市场更深入地了解和洞察,推动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这正是:

“屋”美价廉学问大,试问安得两全法?

创意爆改来加持,此心安处是吾家。


大家晚安!


(文卢涛


反向消费的风,还是吹到了房子上?| 睡前聊一会儿

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