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很多人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候父母感觉自己付出的很多,但是孩子却越来越疏远自己,有时候很期待和孩子在一起,但是得不到孩子理解,又会感到非常失落。

后悔现在才知道上大学后不管多难,父母都不要问孩子要这3样东西


其实问题不在于对孩子的爱不够,而是在于父母“要”的太多了,下面这3样东西,聪明的父母从来不向孩子要,看看你中了几个?

1.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寄托到孩子身上

虽然孩子在父母的世界里非常重要,需要给予孩子很多爱意,但是不能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放在子女身上。

比如太过于频繁地给孩子打电话,甚至想监控孩子的生活,如果把子女当成唯一的精神支柱,父母自己就很容易缺乏独立的社交和精神世界,通俗讲,就是没有自己的生活。

而且这还会让孩子感到压力非常大,反而不会接受父母这太过于沉重的爱,父母应该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自己的朋友圈子,多去发展属于自己的生活。

2.不能要孩子的自主选择权

孩子上大学之后或者毕业之后,已经成为独立的有能力的成年人,在很多事情上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上大学时专业的选择,毕业时工作的选择,已经恋爱时对象的选择。

面对孩子的这些选择,父母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从孩子小时候的决策者变成孩子的顾问到最后的观众,这些角色的转变其实也在体现孩子的独立和成长。

如果孩子询问父母的意见,父母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给孩子一些建议,但是千万注意不要按自己的想法来,决策权永远要掌握在孩子手中。

毕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负责、能够选择自己人生的成年人,如果父母强行干预孩子的选择,是对自己的否定。

3.不能要理所当然的回报心态

父母养孩子最好不要有一种“投资心态”,好像把孩子养大是为了孩子长大以后能不断回报自己,在孩子长大后把养育之恩经常挂在嘴边,要求孩子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回报自己。

这种心态会让亲情变得非常功利化,也会让爱充满负担,可能会慢慢消耗以前和孩子积累的感情,不利于增进情感。

养育孩子是自身的责任与选择,而不是一场交易,可以享受子女对自己的感恩,但是也不能过度,觉得理所当然。

父母和子女,是一场深厚的缘分,有远见的父母,从来不会借孩子来炫耀自己,而是一直和孩子站在一起,像一棵大树一样默默支持孩子,独自独立生活,又彼此关怀,父母不向孩子索取这3样东西,就是为了让这场缘分,存续得越来越深厚,共同经营一个和睦、充满自由和尊重的家!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