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在3月30日《中国军视网》的视频节目中,海军051C型“115”沈阳舰难得露面。在这个外界早已习惯055巍峨身影的时代,本世纪初建造服役、性能又非常特殊的两艘051C,未来归属是很有意思的。
▲很少露面的沈阳舰
国内海军在2003年前后,艰难集齐了QC-280燃气轮机、346型舰载相控阵雷达和海红旗-9舰载远程防空导弹三大件,促成了第一代052C的问世。但首批两艘052C测试表现非常差,尤其是雷达和防空导弹性能很不稳定,根本不足以作为主力舰使用。偏偏当时国内面对的海上威胁极其严重,于是海军与俄罗斯合作,在其“基洛夫”级巡洋舰搭载的S-300F(著名的S-300P舰载型)远程防空系统基础上,推出了多用途改进版S-300FM。整个项目的设计费用由中国提供,最终只生产了三套成品,其中两套以2亿美元价格出售给中国,最后一套搭载在俄罗斯海军“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上。
▲“彼得大帝”号拥有俄罗斯海军唯一一套S-300FM
国内以采购的两套S-300FM为技术核心,建造了两艘防空舰,在当时被称为“俄式神盾”,以便与称作“中国神盾”的052C区分,实际上也是海军获得的第一批,具备成熟远程防空能力的军舰。由于当时国产燃气动力不成熟,因此两艘“俄式神盾”,搭载了继承自051系列的蒸汽动力,获得了051C的特殊编号。以现在的眼光看,051C使用蒸汽动力,也有为辽宁舰验证动力系统的考量,但在其服役早期,确实因此饱受质疑。再加上S-300FM体型巨大,海军在设计时不得不削减机库以腾出空间,051C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勉强、过渡和不先进。
▲051C充分展示了过渡装备的形态
不过,海军其实也没指望051C能在远海驰骋,将其固定部署在渤海口以东,实际上作为海上移动的“S-300”,将对空防御网向东推进400-500千米,从而获得1到2分钟的反应时间,才是051C被赋予的核心任务。海军也对这个需求迫不及待,才会在设计/建造时,果断放弃其他细枝末节,专注确保最核心防空系统的稳定。蒸汽动力确实老旧,但不可否认其在当时非常成熟,没有布设机库使得051C实际上无法搭载直升机,但这对于“黄海防空舰”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当时国内陆上远程防空主要指望S-300P
事实上,两艘051C从交付北海舰队至今,已有快20年时间,期间最出彩的一次行动,是在052C/D成熟前,为前往西太的辽宁舰护航。除此之外,051C始终坚守战线,直到被052D甚至是055所取代。从技术上来说,051C现在已经到需要改变的关口,但其未来命运却有很多可能性。收益最大的方案,是用海红旗-9取代S-300FM,顺带对其他子系统进行全面调整,最终获得两艘战力与升级后052C相当的防空舰,除了改进花费巨大,实际上与重建无异,国内海军从来没这么干过之外,并没有其他问题。
▲052C基本就是051C升级上限
次级方案是按照正常升级流程,对主战装备不动,仅升级严重落伍的指挥、通讯和电子战系统,保证051C能继续在海战作战序列中服务。这种方式成本不高,但升级后的051C依然是国内性能最差的区域防空舰。最简单的方案是将两艘051C退役封存,或者就像某些传言提到的那样,一番修整并去掉敏感设备,在俄乌战争结束后售给给俄罗斯海军。后者虽然明面上还保有多艘巡洋舰、大型驱逐舰,但实际上也只有“彼得大帝”号和三艘22350型护卫舰,拥有一定区域防空能力。在国内海军中不起眼的051C,放到俄罗斯海军中都可以作为主力来使用。
▲俄罗斯海军大型防空舰缺口很大
依国内海军充分压榨每一份装备潜力的习惯来说,两艘051C直接退役的可能性不大,出售给俄罗斯在逻辑上可行,国内早年也有将现役053改造后出口的做法,但俄罗斯看中051C的可能性非常小。将苏联遗留巡洋舰/驱逐舰进行改造,勉强用S-300F系列维持战力是一回事,从中国采购退役051C,作为新舰使用又是另一回事。俄罗斯毕竟不是柬埔寨、孟加拉国之流,这个脸面还是要的,况且051C带来的收益也真没那么大。在战争时期,前线急需的情况下,这份军购勉强还有成行的可能,但国内又不可能突破这个界限。至于说其他国家看上051C,可能性就更低了。
▲051C的历史局限性太大
因此,两艘051C未来几年应该会进厂中修一番,重新焕发点生机后,继续在北海舰队作为最低等防空舰使用,主要承担一些训练任务。毕竟当年为了确保S-300FM可用,051C实在付出了太大代价,这种历史局限使得一旦搭载的S-300FM失去作用,051C就很难在其他领域有所作为。这款诞生于特殊年代的军舰,最终安稳部署到退役,其实也算是很不错的结局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