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外国人写我爷爷的书,里面充满了偏见”。
身为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从小就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重大的责任,无论人前还是人后,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
可在某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却罕见“失态”,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我的文章比较长,头条在我的文章里加入视频广告。3000字以上的文章,都会陆续加入广告,好在广告是免费的。不过,占用了您的时间,请您谅解。
我跟爷爷见过
毛新宇的名字,是主席亲自取得。
“要如昆仑山崩绝壁,又恰似台风扫环宇”,因而,出生在1970年的毛新宇有了这个名字。
这个时候,伟人的身体已经不复年轻时硬朗,一个是顽皮的孩童,一个是出行需要万分小心的爷爷,两人到底见过面没?
邵华中学时代的同学柳明说,毛主席并没有见过自己唯一的孙子,消息一经发布,很快在舆论中引发讨论热潮,可信的原因,是公开的新闻报道中,没有刊登过一张毛主席与这位小孙子的合照。
但,毛新宇却自己站了出来。
“我跟爷爷见过,也待过”。
年岁越长,越依赖小辈陪在身边的日子,邵华就在毛新宇三四岁的时候,经常在有空的时候带着儿子去中南海。
爷孙俩有过相处,奈何相处太过短暂。
1976年9月9日,年仅6岁的毛新宇被叫到餐桌上,桌上摆放着饭菜,父母却只是双双坐在那里哭,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母亲开口之后,才算明白了。
“毛毛,从今天开始你不能再调皮了,爷爷去世了”。
去世的概念在毛新宇的心中并不深,只是母亲又说了一句“你难受吗”,他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落了下来,或许这就是血脉亲情的魅力,毛新宇后知后觉,而伟人的光辉在离世之后,依旧在普照。
那是1977年,毛新宇跟着父母来到了哈尔滨,一位曾经在毛主席身边当过警卫的长者听说了这个消息,立马就说要来探望一番。
毛岸青和邵华正在午休,想着不能让人久等,毛新宇就自己去了,谁料警卫一看到毛新宇,就立马将他搂在怀里放声大哭。
毛新宇很懵,后来母亲告诉他,是因为爷爷曾经的工作人员将对爷爷的感情倾注到了他身上,想着不能丢爷爷的人,毛新宇就开始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淘气是率先被摒弃掉的,除却这些,毛新宇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毛主席的诗词,公开发表的内容,他都滚瓜烂熟,毛主席批注的《二十四史》,他也是第一个读者。
毛新宇还有一个习惯,和毛主席一样,那就是吃红烧肉,相同的是饮食习惯,却又不仅仅是饮食习惯,因为走上文学研究这条路,他也是深受出身的影响。
在中学的时候,毛新宇就写过一篇出名的散文,刊登到《北京青年报》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那句“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大伯就是眼前墓碑上这三个冰冷的字”。
追寻爷爷的影子
从小到大的熏陶,让毛新宇选择了历史,1992年7月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他又进入中央党校攻读硕士,还在2003年的7月获得了博士学位。
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新宇完成了自己的论文——《毛泽东的军事战略进攻思想》,为了完成这一内容,他之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著名战役的战场更是几乎没有落下。
学业上的造诣,终于可以让毛新宇有了些不愧于毛家后人的底气,但佳作更多的毛主席,却遗留下来了一个问题。
“听说毛主席稿费过亿(旧币),这些钱,在他老人家离开之后,是不是都留给了毛家后代?”
传闻总是愈演愈烈,在2012年的全国两会上,毛新宇直接开诚布公的谈起了这个问题。
“爷爷哪有稿费给我们呢?他的钱,一部分支援给了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投入进了国家建设,别说上亿的稿费了,他老人家,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
毛主席总是这样的无私,他没有给子女留下一间房子一亩地,一生所有的贡献和时间,都奉献给了中国,身为毛家的后代,身为毛主席的孙子,毛新宇深深为毛主席的清廉折服,总想更加深刻理解毛主席,所以生平看了不少关于爷爷的书。
国内的占大多数,但国外的也有。
“我不喜欢外国人写我爷爷的书”,这句话,是纵览多本之后,毛新宇在2013年11月当着记者的面说的。
不喜欢的原因,是外国撰写的关于毛主席的内容带着满满的偏见,历史需要客观,偏见不是科学,但因为创造不出如同毛主席在中国的这般奇迹,外国人就改学习为中伤,这让毛新宇颇为生气。
罕见的“失态”放大了对爷爷的感情,这样的毛新宇并不会让人不满,反倒让人欣慰,毕竟,毛新宇也从来都是一个没有什么架子的人。
2014年3月的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他受邀参加,下车的时候,记者里三层外三层的将之围住,裹在人群中央,毛新宇不见一丝恼怒,开玩笑的说出一句“我都快被压倒了”。
朋友来自各行各业,统一的特点,却全部都是爷爷的“粉丝”,罕见去唱歌,毛新宇也只会唱关于主席的颂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别人一起讨论自己的爷爷。
这样的毛新宇,是真实且没有距离的,而自从1977年8月毛主席纪念堂落地之后,他也是每年都会来两次,有了自己的后代之后,瞻仰毛主席依旧是大事,妻子儿女一同前往,几十年来,从未有过间断。
妻子刘滨对丈夫的决定很是支持,每一次的前往,她都欣然陪同,既是因为丈夫,也是因为她自己心中对毛主席的敬仰。
刘滨是一位女军人,她心中对毛主席本就心怀敬仰,两口子是一拍即合,在儿子毛东东的教育上,毛新宇也是有什么说什么。
网络时代的“毛委员”
毛新宇和刘滨生了两个孩子,基于的前提条件,是两人都是独生子女,生二胎,是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
只能用天意解释的事情,是两个孩子出生的日子,都是12月26日,对于两个孩子的未来,毛新宇给出的答案,是两个孩子如果想要去国外深造,他不会反对。
“我很感谢,也很感动,大家能把对毛主席的尊敬转化为对其后代的关心之上”,身为接力赛中的其中一棒,毛新宇已经将对毛主席思想的学习,融入进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
他有个登山的爱好,边爬边告诉自己“再高的山,也比不上红军长征翻过的雪山,可前辈们都能在这样的情况下,缔造一个新世界,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要更加清楚,没有敢于牺牲的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会实现”。
新中国在革命先烈们打下的基础上奋勇前行,社会发生地覆天翻的变化,毛主席思想依旧没有过时,好的是,随着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人们想要了解毛泽东思想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
毛新宇经常在网上回答读者的问题,他从不觉得自己的身份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是时常被网民的好点子给启发,十分享受这种平等交流的感觉。
2016年,毛新宇出版了自己的新书,名字叫做《毛泽东三兄弟》。
为了革命,毛家牺牲了许多人,毛泽民殒命在军阀盛世才的手中,年仅47岁,毛泽覃是在1935年和蒋介石军队作战的时候不幸身亡,当时不过30岁。
三兄弟的一生,映照着毛主席曾经写过的一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而毛新宇对爷爷的怀念,不仅体现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愤怒”和出版的书,他还写过一首歌,名字叫做《爷爷从这里走过》。
“这是锦绣的山河,爷爷从这里走过,我扑向大海,爷爷巨手扬波,把海的宽阔给我。这是壮丽的山河,爷爷从这里走过,我登上高山,爷爷阔步跨越,把山的坚毅给我……”
前有毛主席将稿费大半援助给国家建设,后有毛新宇将歌曲版权的钱,全捐给了希望工程。
对外出手阔绰,求学于人民大学的时候,每当被问起谁是“毛新宇”,得到的回答却永远都是“穿的最破的那一个”。
身为为伟人的后代,毛新宇将研究主席思想的接力棒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毛东东在2022年的时候考上了国防科技大学,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未来能够继续研究毛主席思想。
毛主席长眠多年,舆论对他的歌颂却从未停止,采访中被提到的每一次,都只会将想念夯实一分,而被这份思念深深笼罩着的,是每一代的毛家人,也是每一位的中国人。
就像孔东梅说的一句“我身上的血脉,是我最骄傲的”,每一个中国人也都能发出感慨,“我脚下的土地,是我最自豪的,因为埋藏在土地之中的,是属于前辈革命者的一份份骁勇”。
参考链接:从未见过毛泽东?毛新宇回应四大传闻 新京报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