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梦里花落
“韩国都已经原谅日本了,中国为何还要耿耿于怀。”
“日本福岛的核污水经过处理符合排放标准,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
真是不敢相信,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居然是出自一位国人之口。
而且还是位公众人物——“央视名嘴”王志安。
数次发表亲日言论,公开诋毁祖国行径。
从光鲜亮丽的央视主持,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王志安为何要走上这样一条自毁前程之路?如今的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一、跳梁小丑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启动了第一轮核污水排海。
同样在这一天,中国海关总署公开了一条公告——
即日起,我国将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在国家的号召和带领下,不少公众人物纷纷转发力挺。
“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受难日。”
当然,努力争取海洋权益的不单单只有中国。
据悉,韩国一政客因日本排污事件绝食19天,如今危在旦夕。
可是结果呢?换来的仍是日本的变本加厉。
要知道,日本核污水排海总量已超万吨。
如此庞大的数字,不免让人触目惊心。
就在所有人同仇敌忾时,忽然有位跳梁小丑蹦了出来。
“我看你们太小题大做了,日本排放核污水没有任何问题。”
为此,他还专门搬出了福岛核电站的“多核素处理系统”。
简单说,经该系统排出的污水对海洋没有任何危害性。
此话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日本找的借口,为何偏偏这位相信了?
究竟是谁唯恐天下不乱,又是谁把国家民族大义抛之脑后不顾?
真是不扒不知道,一扒吓一跳。
如此亲日言论,居然出自一位曾经的央视主持之口。
没错,就是王志安。
或许是为了迎合日本的习俗,他所有的社交账号名都是王局志安。
虽仅有一字之差,其中的含义却大相径庭。
或许在王志安心里,早就没有把自己当中国人了吧。
毕竟,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胳膊肘向外拐了。
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在此期间,杭州街头随处可见各种带有亚运会元素的海报和旗帜。
就连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上,都是吉祥物的图案。
谁知还没等杭州人民从这份喜悦中回过神来,王志安就迎面泼来了一盆冷水。
“为了亚运会大面积封路,让老百姓有家不能回,你们都满意了!”
乍一听,王志安似乎在为百姓着想。
但转念一想,就会发现他是在变相指责杭州市政府不作为。
不过在事实面前,任何恶意诋毁都无济于事。
很快,杭州市民们就用证据堵上了王志安的嘴。
其实早在亚运会开幕式之前,杭州市就已经考虑到市民出行的问题。
为此,政府不仅提前发布了各类交通管制信息,而且还发放了免费的公交地铁券。
王志安口中所谓的露宿街头,不过是断章取义罢了。
愤慨之余,更多的或许应该是惋惜。
曾几何时,王志安的人生宛如开挂般节节升高。
无奈德不配位,一手好牌被他打了个稀巴烂。
二、有迹可循
王志安,1968年4月出生在吉林省一个普通工薪家庭。
基于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的童年生活还算过得不错。
虽称不上锦衣玉食,但绝对是衣食无忧。
7岁那年,王志安被父母送进了镇上的一所小学。
生性聪明的他,每次考试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后,历史学科几乎次次都是满分。
久而久之,王志安开始对历史类书籍格外感兴趣。
无奈学校条件有限,连个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
想要看更多的书,只能去县图书馆。
要知道,王志安所在的村子距离县城几十里地。
而且山路崎岖,一来一回要花费不少时间。
即便如此,王志安仍然没有知难而退。
每逢周末,他都会徒步几个小时的山路去县图书馆借书。
《史记》《资治通鉴》……每一本晦涩难懂的历史巨著都宛如王志安的精神食粮。
翻开书的那一刻,外界所有纷纷扰扰都与其无关。
每次读书,王志安还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笔写写画画。
有时候是摘抄历史故事,有时候是记录心得体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图书管理员无意间翻到了王志安的小本子。
真是不敢相信,这些记录是出自一名初中生之手。
逻辑清晰,观点犀利,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怀着惜才的心情,图书管理员向王志安主动建议道。
“孩子,你可以去投稿试试,说不定还能赚点稿费呢!”
此话一出,王志安又惊又喜。
以前只是热爱读书,没想到兴趣真的能当饭吃。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志安开始向本地的报刊杂志撰写稿件。
为迎合大众和市场需求,他并没有选择最擅长的历史领域,而是时事评论。
本想着政史不分家,谁知这一步竟把王志安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撰写时事评论,难免会接触到很多国外的消息。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王志安注意到了日本这个国家。
他欣赏日本的文化,崇拜日本的教育。
崇洋媚外的思想,已经让王志安忘却了那段日本侵华的屈辱历史。
只是中国人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把这个可怕的思想暂时隐藏起来。
撰稿之余,王志安同样没有落下学习。
1986年夏,他顺利收到了武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王志安被调剂到了化学系专业。
经过一个学期的适应,他还是向学校提出了转系的申请。
几经周折后,王志安总算是回到了熟悉的政治系。
在此期间,他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还经常为校报校刊撰稿。
幸运的话,王志安还能接到采访社会名人的机会。
正是这些经历,为他以后走上新闻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不过王志安刚毕业那会,做的并不是与新闻事业有关的工作。
倒也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
话说回来,这倒也没什么意外的。
毕竟新闻学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又怎么会轮到王志安这个外行人呢。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后,他总算是认清了现实。
为了生活,王志安选择了教师这条路。
毕业后的三年,他先后在河南和内蒙古的中学任教历史。
朝九晚五,千篇一律。
每当夜深人静时,王志安都会躺在教师宿舍的床板上翻来覆去。
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难道未来就要永远被困在校园里吗?
三、丧家之犬
经过一阵激烈的思想斗争,王志安还是选择辞去教师这份工作。
为了梦想,他决定从头再来。
挑灯夜战几个月,王志安顺利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一名研究生。
戴着学历的光环,他一毕业就进入了央视新闻部的大门。
寒窗苦读十几载,王志安总算是实现了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东方时空》《新闻1+1》……每一档耳熟能详的节目都是他主持的身影。
很快,王志安就不再满足于主持人这个身份。
准确来说,他是想自创一档新闻节目。
于是在2003年,王志安推出了一档谈话类节目《新闻会客厅》。
凭借好评如潮的收视率,其新闻职业生涯很快就再上一个台阶。
曾几何时,人们习惯将王志安和白岩松并成为“央视名嘴”。
但是他的职业操守,实在难以与前辈相提并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强烈地震。
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很多网友还是愿意为受灾群众悼念。
谁知到了王志安这里,画风忽然突变。
“一年之后。整个世界一定会惊诧日本重建的速度和勇气!立帖为证。”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王志安对日本的崇拜和欣赏。
一次或许是偶然,三番两次恐怕就不是碰巧了。
日本地震发生不久,王志安就开始在网上大肆评价中国拉面比日本拉面难吃。
本是一件小事,可他偏偏把事情上升到国家层面。
“落后就是落后,承认落后不丢人,可耻的是落后还经常给自己找一堆借口。”
此话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
有人说王志安是亲日派,也有人说他不配做个公众人物。
谁知他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还变本加厉。
“韩国曾经被日本灭国,对日本有亡国之恨,现如今也和解了。中国实在没有必要整天纠缠于历史当中。”
听到这里,广大网友只想问一句凭什么。
你有什么理由抹去那段历史?又有什么资格替革命先烈原谅日本?
眼看舆论态势愈演愈烈,央视负责人有些坐不住了。
出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的考虑,王志安于2019年被迫离开央视。
既然那么喜欢日本,那就去那里生活吧。
眼看国内已无立足之地,王志安只能灰溜溜地逃出国外。
只是不知道日本的生活,真能如他所愿吗?
结尾
心理安慰也好,逢场作戏也罢。
王志安抵达日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拜靖国神社。
最可恨的是,他还故意选择在8月15日当天前往。
然而好景不长,新冠肺炎疫情就席卷了整个日本岛国。
出于安全的考虑,王志安不是没有想过偷偷回国。
但是面对中国网友的极力声讨,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嘴硬。
“我绝对不会回国,我一定要和日本人民共同抵抗疫情,打赢东瀛防疫这一仗。”
那就太好了,希望王志安这次能说到做到。
喝着核废水,吃着辐射大米,也许这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生活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