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知识点回顾

01 严格的皇子教育

● 康熙六岁

5点:起床,温习功课;

7点-9点:学习中国礼仪文化;

9点-11点:学习满蒙汉三种文字和文章;

11点-13点:午间休息;

13点-16点:学习武术、弓箭、骑术;

16点-18点:自习和做作业时间;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朕幼年读书,必以一百二十遍为率。盖不如此则义理不能淹通。


02 人口爆炸式增长

● 中国人口在清朝呈现爆炸性增长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计税标准是以每个成年男子为一“丁”,按“丁”收税。同时,负担兵役和徭役的也是“丁”。这样一来,政府就只关心作为赋役负担主体的“丁”的数量,而对于不在赋役承担范围内的老弱妇孺人口就只能靠推算。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人口在“无妨碍条件下”每25年会增加一倍。除了统一王朝带来的社会稳定以及战争的减少外,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农业技术的突破性进步是最关键原因。

● 袁隆平“成功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3 帮完儿子帮孙子

● 努尔哈赤最初建立的是后金。

● 孝庄文皇后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一些古装清宫电视剧中的错误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4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台湾还有一个称号叫浮福建,意思是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份国际条约是《尼布楚议界条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5 历经三代帝王的战争

● 准噶尔弹丸之地,又在极北之区,得其土不足以耕耘,得其民不足以驱使;且人穷地瘠,又无出产之物。今何所利而用兵于远边乎?即使灭此朝食,亦不足以夸耀武功——雍正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6 可以夸夸他

● 康熙每次到明孝陵,必定会对朱元璋的陵墓,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治隆唐宋”清代对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综合国力的评价。


07 曹家为什么被抄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8 十全老人酷爱文字狱

●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09 别人在干嘛?

● 闭关锁国政策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0 《四库全书》的功过是非

● 我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是《康熙字典》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有部分学者给《四库全书》起了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四库毁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1 鸦片这个破玩意

● 林则徐主持了《虎门销烟》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2 第一个气人的条约

●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割香港岛给英国。(丧失领土主权)

2、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馆。(丧失贸易主权)

3、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2100万元的成分是:600万赔偿鸦片,300万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英军军费。(大量白银外流)

4、英国在中国的进出口货物纳税,中国与英国共同议定。(丧失关税主权)

5、英国商人可以自由地与中国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丧失贸易主权)


13 湘军的崛起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4 后院着火了

●洪秀全开展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5 找个借口就要来啊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第二阶段

1.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2.1860年10月,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3.1860年10月,攻陷北京和签订《北京条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一想就心痛的园林《圆明园》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6 现在开始也不晚

● 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恭亲王等人的支持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开始在自己的地盘创建工厂、制造机器、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兴办电报、训练军队、创办学校,喊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就是《洋务运动》

● 北洋海军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海军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7 日本一步步碰瓷

● 日本的计划:

首先就是要拿下清朝的台湾,

然后,把清朝的附属国朝鲜在拿下,

进而把满蒙侵占,

然后再占领整个中国,

最后征服整个世界。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防范间谍很重要

在平津抗战时期,29军曾反击打死了一些日军,一个排长缴获了一份日本军事地图。

他就是本地人,住在阵地附近不远的一个村子里。让他吃惊的是,日本军用地图上连他家那种很小的村子,也画的很清楚,并且标注水井的位置。而且,他家村后面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公路,不是本村人一般不知道。然而,地图上这条路也画的很清楚。一座山丘、一条小溪、一个村庄、一块水田、一条小路、一座庙宇、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地名一律用汉字,山顶制高点和山腰等高线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了若干米,所有的道路也都标明了分段里程……图上还明目张胆地用汉字注明“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等字样,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当时的1928年,抗战爆发之前9年。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8 慈禧跑了

● 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1900年8月14日,英国、法国、德国、沙俄、日本、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侵占北京。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19 伟大的辛亥革命

●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 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宣言: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取消外债;外国军队退出中国领土领空领水;不承认外国使领馆的地位。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20 满汉全席真的有吗?

● 史学界认为“满汉全席”的说法不属于正史,属于民间酒楼、饭馆的传说。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21 清朝建筑知多少

● 四大名园:

江苏省苏州市的拙政园、留园,

北京市的颐和园,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22 竹子不仅可以吃

● 花中四君子是?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23 尾声

姜天一老师讲座知识点回顾:讲给孩子的妙趣中国史-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