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又出去买菜啊,韩姨”
一位面容慈祥的夫人推着自行车在胡同里走过,去这么早当然是为了赶早市买最新鲜的菜。
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深入人群,就如同普通市民一样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个街道,到了饭点也会做好饭等着家人的归来,看似平凡的她,谁又能想到她的丈夫曾是主席。
她被称为“新中国最低调的第一夫人”,她的一生也是精彩至极,15岁就已入党,后来更是成为了主席夫人,但是低调是她处事的态度。
如今她依旧健在,但是却彻底隐退于大众面前,身为主席夫人,在她身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韩芝俊的成长之路
韩芝俊,出生于山西省的一个贫苦农户家庭里,这个村庄是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这里的人大多以种地为生,虽说生活贫苦,但这里的人们也总能在贫苦中寻找快乐。
在她出生那年,也正是日本强行打开我国国门的一年,日本人在我们的领土上无恶不作,其罪行人人得而诛之,国人不堪其辱,纷纷拿起武器捍卫国家的主权。
韩芝俊的家庭亦是如此,她所在的村庄里也经常有游击队经过,接受了革命思想之后,这个村庄的人们也纷纷投身革命,男子去往前线,妇女和儿童就忙碌于后勤工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韩芝俊也一天天长大,在她11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儿童团,她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党员,投身于革命事业,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韩芝俊自然也有一颗闪耀的爱国之心。
她才能突出,从小便可见得,在儿童团里,她还被推举为了指导员,指导日常工作,父母对其采用赞赏式教育,就这样,她不但越来越自信而且还屡次将任务都完成的十分出色。
最终在毛主席的带领之下,全国人民纷纷响应,拧成一股绳,将外敌彻底赶了出去,社会重归稳定,这个小村庄也回归到此前安稳的生活。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父亲觉得自己就时常吃到没有文化的苦头,就想着不能再给自己的女儿耽误了,于是将韩芝俊送往了晋中一中学习知识。
不管今后如何,至少有文化对女儿的发展来说总归是有利的,于是韩芝俊怀揣着家人的期望步入了学堂。
她虽上学晚些,但她却十分刻苦,不久便因成绩突出加入了共产党,甚至当时的她还不到15岁,她不但学习优异,深得老师与同学们的喜爱,而且喜欢文艺,这也为她今后同华主席的见面做下了铺垫。
与华主席喜结连理
1948年,华主席来到了此地工作,整日都十分忙碌,唯一的快乐就是去观看演出,这也是释放压力的娱乐活动之一。
而当时的韩芝俊自从迷上文艺之后,便每天早起练功,不久便有了登台的机会,而且她特别喜欢演男角,惟妙惟肖,妆容的衬托,演技的精湛,几乎让人看不出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扮演的。
华主席也多次看过她的演出,对她也印象深刻,但他却从没想过这是个小姑娘,一次在闲谈中与同行的人提到了演出,而这场演出正好有韩芝俊的参演。
华主席表示对演男角的小伙子印象十分深刻,同行的人哈哈大笑,声称人家是个小女孩,不是小伙子,华主席十分惊讶,就多打听了几句,这也是华主席第一次对一个女生如此上心。
此前他一直忙于工作,面对家里人的催促他也总是表示要看缘分,如今这是他第一次对一个女孩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
恰好当时这件事传到了盂县县委书记那里,好巧不巧县委书记刚好是韩芝俊的三舅,就这样在他的撮合之下,两人便结识了。
在长时间的相处之下,二人迅速跌入爱河,二人脾气也对的来,韩芝俊也觉得这个沉迷于工作的男人非常有魅力,不久便决定步入婚姻的殿堂。
结婚仪式既简单又热闹,二人先是对毛主席的画像三鞠躬,然后向长辈与乡亲们行礼,到敬酒阶段,大家也都起哄着让两对新人讲一讲相识的过程,当时的场面热闹极了。
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
后来由于工作的调动,二人婚后仅在这里生活了几个月后便离开了,去往了石家庄学习,不久前往湖南,华主席工作繁忙,韩芝俊就充当起了强大的后盾,她也丝毫没有怨言。
1950年,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对于韩芝俊来说,家庭与工作两头都得顾上,当时的华主席经常下乡视察工作,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韩芝俊身上,但是在那几年,在工作上她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直到1971年,华主席调入了北京,韩芝俊也带着四个儿女跟着丈夫来到了北京定居,随着丈夫事业的高升,她选择隐退当起了家庭主妇,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自己在后方将家务事处理的井井有条。
丈夫身居高位,作为主席夫人的她却从未觉得自己同别人有何不同,她还是照常如同普通的市民一样,早早地起床为了买到新鲜的菜,含辛茹苦拉扯四个孩子长大成才。
她也总是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功是靠自己争取的,不要想着靠别人,四个孩子在她的精心培育之下也逐渐走上了各自的仕途。
华主席退休之后,才正式回归了家庭,弥补这些年的缺憾,他总是对妻子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韩芝俊也总是表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儿女长大后也各自忙于工作,只剩下老两口在家里养养鱼写写字,出去散散步,生活的也算惬意。
2008年,华主席因病去世,两人这辈子携手共进几十年,情谊深厚,而此后的韩芝俊依然维持着此前的低调,她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
如今她仍健在,对她来说,支持丈夫的工作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自己这一生最伟大的事业。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