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再到100 浙江杭州新方案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并不容易,为了想办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为更多的小微企业赋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设“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的方案。截至今年1月,首批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转化落地项

撞脸巧克力脆筒 3.1亿年前鳞木类化石长这样

近日,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及郊区荫营镇一带的3.1亿年前木化石群发掘现场,科考人员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观察、分析和研究,确定这是目前我国古生物化石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显微镜下,将3.1亿年前的鳞木类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铁电材料中的“奇点”

IT之家5月20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研究在铁电材料中发现极化布洛赫点(Blochpoint),是矢量场中的“奇点”,其周围的矢量朝向空间中的各个方向。该发现是继通量全闭合阵列、半子晶格、周期性电偶极子波之后,研究团队在有关铁电材料拓扑畴结构方面的又一项重要突破。相场模

聚焦开放指令集架构生态 中国科学院雁栖青年论坛举办专题论坛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雁栖青年论坛——开放指令集架构(RISC-V)生态专题论坛,5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办。  本次论坛设有“RISC-V开源芯片”“RISC-V软件生态”“RISC-V与先进计算”“RISC-V与人工智能”“RISC-V与安全”五个专题,

中国“太空养鱼”项目进展顺利 “鱼航员”状态良好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刘艺、杨吉)中国科学院专家19日在北京介绍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进展情况。空间站小型受控生命生态实验组件由神舟十八号航天员转移至问天舱生命生态实验柜中开展实验后,目前在轨运行稳定、4条斑马鱼状态良好。  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

走进中国科学院,与科学“亲密接触”

人民网记者赵竹青在这个春末夏初的五月,科学的火花在无数好奇心中被点燃。5月18日至19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二十周年,超过一百个研究机构与三所高校再次敞开了它们的大门,邀请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一同探索未知,体验科技的魅力。“中二所”带你探秘物理奇境“太神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20周年 国家级科研场所“打开大门迎客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璟瑄记者邱晨辉)2024年5月18日~19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二十周年,本届活动主题为“砥砺二十载科学新征程”。自2005年起,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院所和大学都会“打开大门迎客人”,开放国家级科研场

零距离“玩”科学 中国科学院理化所举办2024公众科学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王璟瑄记者邱晨辉)广场变身“理化嗨剧场”,道路变身“魔术一条街”,大厅陈设“硬核成果展”……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所2024年公众科学日活动如期举办。当天,理化所变成了“科学游园会场”,一场科学与趣味的碰撞在这里上演

广西发现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期,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技术团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开展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区综合科学考察时,发现莎草科薹草属植物新种——都安薹草。这个新种的发现使薹草属植物的广西特有种从9种增加至10种,丰富了广西的植物多样性,为

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厦门启幕

  中新网厦门5月19日电(杨伏山欧阳桂莲)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18日在厦门启幕,50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会,共襄盛举。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厦门举办。 中新网记者杨伏山摄  本届论坛由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主办,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