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翁城日记 131
3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翁城
上午,奔赴翁城。邀请了朱英元一起。我们摩拳擦掌,一定要在翁城整点有意思的事情出来。
中午顺利到达翁城。和陈德道、蓝小琴他们见面,当然非常高兴。稍作休整,下午按既定计划,去星光村。先去村委会,跟村委会负责人见面。村委会后面有一个公园。这个地方人太少,群众过来不方便,所以,尽管环境很不错,但还是果断转移阵地,到了旁边的文明实践站。实践站建好没多久,规模较大,里边空荡荡的,只有一个书架,上面摆满了书。门口有两个大草坪,种了十棵树。
怎么样激活这么大的下了重本建设的实践站?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朱英元提了一个概念,和我之前的思路完全吻合,那就是要充分利用村头村尾的建筑废料、各种废柴、木头、野草、砖头……等所谓“垃圾”,来做装置艺术。之前我提了一个概念,叫“万物为宝”,正是这个思路。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堆被废弃了的木头。造型极奇崛,极具审美价值。如获至宝,遂跳入其间。原来是一堆被砍下来的石榴树杆。
朱英元看了,也十分激动。一商量,大家马上开始行动:搬到实践站,进行艺术创作,带动村民参与。
陈德道非常给力,立刻动员、安排。这些木头,快速转移到站。效率之高,难以想象。
门口那两个草坪,好像专门为了两件大型装置艺术而存在。
石榴木头,将在这里,排,列,重,叠,离,合,最后形成一组户外大型装置艺术。思路一说,大家七口八舌,说这件应该怎么摆,那件应该怎么放。所有人都热情高涨,如开盲盒,充满期待。
朱英元指挥着,把两个作品做了出来。一看,效果很好。
虽然是木头放置,但怎么摆?这个就是艺术家艺术水平的试金石。大家反复斟酌,反复比量,反复构思。多次摆放,深入研究,仔细推敲,最后的结果,我们认为是恰当——是不是最恰当,谁也说不上。
其中有一件,我建议按180度角翻过来。有人说,这个可能会影响一种自然生长的蓬勃状态。所谓自然的蓬勃状态,目前是属于木头的,不是属于艺术的。今天我们要求取的是艺术上的蓬勃状态。
大家同意。于是再调整。试了一下,效果不错,马上开干。很快,各种工具进场:马钉、铁丝、电锯、电钻、手套、锤子、警戒线(防止有人阑入)……朱英元戴上手套,干得不亦乐乎。
晚饭前,作品大致完成。吃完晚饭,大家又去调试了一下。所有人都越看越激动。围观村民不少,睁着好奇的大眼睛。
入夜,几个人打开手机手电筒,放于装置底部。霎时,大家惊呼起来,因为感觉效果之好,超乎想象。模拟灯光效果,大大增加了作品的专业性。
接下来,会发动星光村村民把自己认为有艺术感的奇怪木头献出来,号为“献木行动”。接着,大家开展论说、评比。最后,专家跟他们一起研究、审定、分享。这些木头,会做一个专题展览,按专业雕塑展览的标准做。展览中木头怎么摆,就是一次充分的艺术交流过程。奇木的捐献者,就当解说员。
当然,假如能够卖得出去,那就更好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以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