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理想三旬
编辑|以宁
前言
五台山,本来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山上的僧人尼姑也应该是人们心中克制凡欲禁心修行的高人,但近年来,五台山的乱象不堪入目。网友更是在网上编了一段讽刺的歌谣:
“五台山上五台寺,五台寺里五台僧,五台僧人木鱼响,瞧的尼姑脸霞红,半夜偷了小木槌,庵里练起捣蒜功,出家之人应行善,如今出家不念经,不信你往庙里看,和尚香客尼姑通!”
五台山“尼姑”“和尚”是谁给他们的资本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便是五台山,曾传那是智者的代表文殊菩萨的道场,2009年6月被收入到世界文化遗产录中,2007年还被评选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
据历史追溯,佛教是在东汉汉明帝时由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因发现了有释迦牟尼遗留的足迹而且山势也和释迦牟尼在印度的修行地灵鹫山相似。
因为汉明帝信佛,寺院落成取名灵鹫寺的时候就加了两个字“大孚”。在隋文帝时在五个山顶各建了一座寺;唐代已经有三百多所寺院,三千多僧尼。
当时出了好几位有名气高僧啊;唐德宗在位时,山上的僧尼已经有上万人之多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统计在五台山的“青庙”汉僧住的地方有97处。
中华流传上千年的文明,为什么现在在大家提起来不堪入耳,全是一些贬义词,甚至于忽略掉了它真正是干嘛的地方?
是金钱的诱惑!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为了金钱而去挖掘人们心中所求,将这种所求变现为金钱的供奉而达到他们的贪念。
在2022年2月14日,一段和尚尼姑在餐厅分钱的视频被举报上了微博热搜,视频中那些僧尼们不仅吃饭大酒大肉。而且发钱的尼姑说:“大家别拍照,别发到网上去”。
可还是被“不懂事”的人发到了网上,他们这种“团体”“作案”事后分钱的行为,成为了五台山近年来“和尚”“尼姑”的主要营业模式。
为何和尚尼姑使用了双引号呢?因为他们不是山上寺庙本本分分修行的“真和尚”,而是披着袈裟的“假和尚”,也不是看破红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向佛的“真尼姑”。
而是浓妆艳抹,穿着暴露,引诱上山香客,进行“色诱”“招揽”香客的“假尼姑”。他们的行为违背了将佛教文化传承和潜心修炼的宗旨。
他们对佛教缺乏敬畏和向往之心,以金钱为目的,变相地去糟践佛文化,追求了凡世物质的享受,却是建立在欺骗别人上。
五台山上僧尼强制“消费”的臭名可以说是已经远播了,已经彻底的损害了五台山景区形象,客流量也远不如从前。纵使有人想去五台山一览风采,发帖询问大家。
去五台有什么注意事项?出来的回答却令人意想不到,不是该带什么,最重要的也不是去佛门重地该注意什么,而是提醒发帖者不要靠近那些打扮的香艳的美貌尼姑。
更加不要接他们递过来的任何东西,也不要轻信他们所说的交点香火钱就能心想事成这样的话,这里面套路很深。其实在五台山之外,骗子行骗的也不少。
寺庙内大有玄机
但是五台山这样的“佛门重地”也逃不过骗子们的法眼,虽说不信佛便无佛,但他们利用一些信佛人的虔诚心和对佛教文化的敬畏去行骗,这个行为是非常不耻的。
因为在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十分大,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 ,面临的是车,房,孩子,他们无法像老一辈人一样仅凭双手就能拥有一个家。
可能车贷房贷,孩子学业问题,自己工作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压垮一个成年人,无处宣泄的这一辈人就将这种内心压力转变为对某个宗教的信仰。
是一种心灵寄托,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许,所以现在信教的人比起开国年间剧增。最近几年人们常把躺平挂在嘴边,摆烂应运而生,对宗教的信仰成为了精神寄托。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到寺庙去上上香,在能力范围内花点钱买个心安。到各大寺庙游览一圈买点纪念品回去摆在家里攒点功德。
然而,正是越来越多人的这种“摆烂”心理,给那些不法商贩可乘之机。于是景区的转运珠,护身符,几块的成本,通过“假尼姑”“假和尚”在手上摆弄之后。
就变成了“大师开过光”“高僧念过经”“受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火的福袋”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挡病治灾的“法宝”一张口要价就是几百上千甚至上万的都有。
在旅游旺季,这些商贩凭借这这样的伎俩一天就能收入几千到上万,在极少本金的情况下,这样的暴利吸引了那些心思不正,想挣快钱的五台山美女尼姑们。
而这里面,一些则是五台山不正经的受不了金钱诱惑而身体力行的庙里的尼姑,另一些则是发现商机,投机倒把的商贩,他们伪装成尼姑向游客兜售他们的货品。
这些尼姑们不会像庙里潜心修行的尼姑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而是为了赚钱,她们无所不用其极,曾经在网上有一位女士曾披露。
自己在放假后带着家人一起去五台山上香祈福,结果走到了景区,庙还没进去呢,朝他们迎面走来几个尼姑向他们兜售手珠。
这几位尼姑画着眉毛眼线大红唇,走路摇曳生凤,和同伴嬉笑打闹,和人们脑海中端庄大方,坐行有度,为人谦逊有礼的尼姑完全不沾边......
这位女士的儿子还小,不会分辨真假尼姑,在她们吹嘘完自己的手珠后,儿子就想着买一串把玩,可是他们给出的价格十分昂贵。
完全超出了手珠正常的价格,她就拒绝购买,带着家人离开了。结果那几位愤愤不平,在他们身后指指点点的说:“没有钱就别来旅游!”
听了这话,她火冒三丈,但只得感叹一句:“世风日下,妖精放肆!”文殊菩萨作为五台山重点供奉的菩萨,她是智慧的化身,一直有:“知识之神”的称号。
这让无数有孩子的家长列为心中首位的神,每年到临近考期,家长们都会自发到五台山上香供奉,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业有成,考取理想的院校。
“好钱者”“向钱看”尼姑们当然不会放过这绝好的机会,他们背起“功德箱”向前来供奉的家长收取捐款,美名其曰是为了保证孩子学途顺利,文殊菩萨收到捐款定会助一臂之力的。
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多少都会往功德箱里放一些钱的,而那些不配合“捐款”的家长们。
就会威胁他们说:“你连这点香火都不舍得供奉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保佑不到你们家孩子的,这孩子的学习道路今后将会非常难走。”
听了这话的家长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捐款”了,万万不敢因为自己的一时不舍而丢掉孩子的大好前程。但其实,功德箱里的钱。到最后都进了这些美艳的尼姑的口袋。
本来求佛只是想求个心安的,对于寺庙的供奉香火也应该是根据能力与意愿想捐就捐的,可是五台山却处处利用人们较弱的那一层心理防线而逼迫他们为自己的“钱途”贡献。
还有五台山的一些导游,和那些所谓的高僧尼姑勾搭在一起宰客。有记者就亲身体验过,在五台山导游将记者带到一堆卡片前,说那是向佛祖祈福的祈福卡。
填了卡挂在在树上,各路神佛看见就能够庇护你健健康康无病无灾,等到记者填好卡片后,导游就说用了祈福卡就应该缴纳祈福卡的费用,这样才显得足够诚心,不然的话不够纯粹。
而这个缴纳的费用也是比较灵活的,他们会对客收费,慧眼识客,知道哪些人是能够掏大钱的,哪些人是收一些是一些的,最多的能收到一万多。
而那些能收一些是一些的,怎么着也是几十上百的祈祷费。记者遵从意思交了钱后导游并没有因此收手,而后被带到一个小房间,房间里光线非常昏暗。
但是能清晰可见的是在仅有的一丝微光下面,有一个说是得道高僧的和尚在打坐讲经,末了,这位高僧还觉得记者特别有佛缘。
给了记者一盏祈福灯,还摸了他的头,嘴里念念有词说是佛祖会保佑他近一年心想事成的。被高僧赐福的记者本该开心却被导游叫住说被高僧赐灯祈福要交一百块的祈福费。
听到这,记者已经哭笑不得了,明白自己被套路了,而他当时就像是骑虎难下,在众目睽睽下那个祈福费是不交也得交了。五台山乱象已经层出不穷了。
看到如此能挣钱的“行当”投机取巧的人也想挤进去分一杯羹,这就导致闻所未闻的骗术络绎不绝的出现,给那些诚心想旅游想祈福求心安的人上了一层顾虑。
五台山作为我国著名旅游盛地,旅游行业的前景也会大打折扣。对于此现象,社会有责任进行关注和监督,遇到投机倒把的僧尼,大家上“佛教教职人员系统”查询真伪。
五台山以及其他地方的政府机关也应该严肃打击此种不法商贩,给大家一个清净的旅游之地,让想得到心灵慰籍的人不再上当受骗。
结语
佛教在我国文化里一直代表着正直善良,普渡众生,佛教教徒也是谨遵教义,一心舍己为人,救人赎己的正派形象,我国历史文化一直是教导众人为人真诚向善的。
而好色,自控能力差的香客以及应运而生的美艳“尼姑”应该有所自觉。
不要玷污佛门重地,给自己心灵留一份纯净,也还他人心中美好寄托一份清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