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晶

11月30日,深秋的杭州植物园,层林尽染。萧瑟寒风卷起几片枯叶,仿佛在遥寄哀思——

一生访华100多次,被誉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基辛格走了。据新华社援引美国媒体29日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去世,享年100岁。1972年尼克松访华,带来的“国礼”北美红杉就是基辛格提前与中国商定的。如今,50多年过去了,这棵红杉树在杭州西子湖畔生根发芽,代代延绵。

“红杉树,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首由朱逢博演唱的《红杉树》,相信很多老杭州人都能哼唱几句,今年59岁的杭州植物园引种驯化中心主任冯永平也不例外,“仰望这棵蔚然挺秀的红杉树,就好像看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像红杉树一样,根深干挺,枝繁叶茂。”

1972年的初春,一架银灰色的波音运输机,越过重洋,把一棵不满一米高的红杉树苗,从美国的加尼福利亚州送到了西子湖畔。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北美红杉树苗随美国时任总统尼克松一起来华。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将它种在了杭州植物园里。

51年前基辛格提议送给中国的那棵红杉树,在杭州植物园里代代延绵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图源:新华社

“我的母亲曾经也是杭州植物园的员工,当时她回家后告诉我,今天园里来了好多外国人,一起种下一棵红杉树,是美国总统尼克松送来的。”那年8岁的冯永平自然不懂其中寓意,只知道那天的杭州植物园,见证了一件“大事”。

51年前基辛格提议送给中国的那棵红杉树,在杭州植物园里代代延绵

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红杉树 图源:杭州植物园

从那以后,母亲常常告诉冯永平,杭州植物园里上上下下都十分珍重这棵红杉,“母亲说,他们在植物园里选了一块地,将其细心种植,在周围筑起了很高的竹篱笆,还在旁边造了一所小房子,派人日夜值班守护。”耳濡目染之下,冯永平将这棵红杉视为杭州植物园的“镇园之宝”。18岁那年,冯永平也进入到杭州植物园工作。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北美西海岸的气候,红杉树起初对杭州夏季高温和秋季降水稀少的气候并不太适应。为此,杭州植物园特地为之安装了人工喷雾装置和遮阴的芦簾,使红杉得以逐渐适应新环境。经过园林工人的精心栽培,这几株北美红杉枝繁叶茂,长势喜人。

51年前基辛格提议送给中国的那棵红杉树,在杭州植物园里代代延绵

幼苗时期的红杉树 图源:杭州植物园

相关历史资料记载,杭州植物园的一位退休园艺工人曾回忆,当时,杭州植物园的园林科研所和园艺工人研究,讨论能不能把这棵红杉的枝条剪下来扦插。第一次试验后,发现成活率较高,便将它移种,并组织开展北美红杉的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工作,“后来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女婿也来看过一次,听说他们回去以后还向尼克松总统做了报告,据说尼克松总统听后很满意。”

之后,在园艺工人的悉心照料下,红杉生长得很快。1978年结出第一个不孕球果;1979年经人工辅助授粉,采取3个球果和充分成熟的种子,培育出第一批小苗。2019年起,冯永平也开始负责红杉树的培育繁衍工作,他介绍,早前统计,红杉树已在中国18个省市100多个单位生长、繁衍。

51年前基辛格提议送给中国的那棵红杉树,在杭州植物园里代代延绵

冯永平与他引种栽培的红杉树苗 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明年就要退休的冯永平,因为挂心着这些红杉,已慢慢将培育技艺传授给底下的徒弟们。他说,自己手里培育的红杉树已经从原先的一代二代繁育到了第三代,“技艺需要传承,生命需要代代延续,中美友谊亦是如此。”在冯永平心里,这既是珍贵的物种,也是宝贵的礼物,他想尽可能多的将它们留在杭州,留在杭州植物园,“红杉可活2000年,而且一年四季常绿,我也希望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能够像红杉树一样永远长存。”

采访中,记者偶遇了几位有心的游客。“这几天在杭州旅游,看到基辛格离世的新闻,今天专程赶来杭州植物园,想去看看那棵与他有着深厚渊源的红杉树。”来自河南的大学生小王和小赵找到那棵红杉树后,默默地在树前驻足了很久。

51年前基辛格提议送给中国的那棵红杉树,在杭州植物园里代代延绵

有游客专程赶来杭州植物园,驻足在红杉树前 潮新闻记者 王晶 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