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殡葬,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对亲人的最后一次告别。不同的民族、地区和时代,有着不同的殡葬方式和习俗。在我国,土葬是传统的殡葬方式之一,也是农村地区普遍采用的方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葬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如占用耕地、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增加负担等。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引导农民群众逐步接受火葬等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

近日,有关我国乡村将在8月份开始取消土葬,实行一刀切的火葬政策的消息在网络上流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中央一号文件1,取消土葬并非全国性的政策,不同地区将制定差异化的规定。本文将澄清这一谣言,解释土葬政策的真实情况,并探讨如何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 一、中央一号文件是什么?

中央一号文件1是指每年中央政府发布的第一个文件,通常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问题和方针政策。202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1,这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该文件提出了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农业农村各领域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在文化建设方面,文件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农村丧葬改革”的任务1。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 二、中央一号文件如何规定土葬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1并没有要求全面实行火葬、取消土葬。文件中明确指出,应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逐步推行绿色、环保的丧葬方式。在推行火葬的同时,也要注重土葬的文化传承和人文关怀,保护好祖先的骨灰和墓地。

具体来说,文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

-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自愿为主。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不能一刀切。

- 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服务。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绿色、环保丧葬方式的好处和必要性,增强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

- 完善丧葬服务设施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公益性的骨灰安放设施,提供便捷、优质、低价的丧葬服务,规范丧葬市场秩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 加大政策支持和激励力度。对于选择绿色、环保丧葬方式的群众,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对于坚持土葬的群众,给予一定的限制和约束。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 三、为什么要推进农村殡葬改革?

推进农村殡葬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为了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和文化情感。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2: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 土葬占用耕地,影响粮食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土葬占用的耕地约为30万亩,相当于减少了150万吨的粮食产量。在我国实行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的背景下,土葬对于耕地资源的浪费是不可持续的。

- 土葬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土葬往往会破坏山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造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同时,土葬也会造成地下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危害人畜健康。

- 土葬浪费资源,增加负担。土葬需要大量的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土葬也容易引发农村之间的攀比之风,导致丧事办得越来越奢侈、铺张,加重了农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土葬违背文明,不利于文化传承。土葬是一种落后的殡葬方式,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土葬也不利于后代子孙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墓地可能会被遗忘、毁坏或迁移。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相比之下,火葬等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有着明显的优势2:

- 火葬节约耕地,保障粮食安全。火葬后的骨灰可以集中安放在公墓或者散落在自然界,不占用任何耕地资源。这样既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又可以保障粮食安全。

- 火葬保护生态,减少污染。火葬不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也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火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都可以通过先进的处理设备进行净化和回收。

- 火葬节约资源,减轻负担。火葬不需要任何建筑材料,只需要一定的电力或者天然气等能源。火葬也可以避免农村的丧事攀比之风,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 火葬符合文明,有利于文化传承。火葬是一种先进的殡葬方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火葬也有利于后代子孙对祖先的缅怀和敬仰,因为骨灰可以保存在公墓或者家中,或者散落在自然界,与天地万物相融合。

## 四、如何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推行农村殡葬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影响深远、难度较大的工作。要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 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征求意见。农村殡葬改革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深厚情感,不能强制推行,而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群众的选择和习惯。

- 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殡葬改革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密度、经济水平、民族风俗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措施,不能一刀切。

-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保障。农村殡葬改革要依法进行,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 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认识。农村殡葬改革要加强宣传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向群众普及绿色、环保丧葬方式的好处和必要性,提高群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 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农村殡葬改革要优化服务供给,加快建设公益性的骨灰安放设施,提供便捷、优质、低价的丧葬服务,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 五、结语

农村殡葬改革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有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才能促进乡村文明进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八月起,土葬、火葬一刀切中央一号文:正确推行农村殡葬改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