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人总是要死的,活到五六十岁死跟活到八九十死是有本质区别的。
3638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作者/燕子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即是黄昏。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过数十载。庄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死生亦大矣,世间纷扰皆归尘土。而活到五六十岁离去,和 八九十岁溘然长逝,究竟有何区别?它的答案,在岁月中沉淀,也在心灵深处回响。
许多人恐惧死亡,日日奔波于生活的缝隙中,用忙碌来掩盖内心的虚无。可其实,生命长度与厚度,未必成正相关。“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云云。倘若此生能领略真正的意义,无论走到哪个年纪,都堪称圆满。
五十知天命,是为人生的拐点。少年时以梦想为马,青年时逐名逐利。步入中年,方觉人情冷暖、世事无常。到了五六十岁,父母渐老离去,儿女渐行渐远,世间烦扰一一浮现,亲情的裂缝、爱情的变奏、友情的消散,都让人明白人生本是一次次放下,一场场告别。
如果在这一步学会了承受、懂得了释怀,哪怕归途早至,也无怨无悔。可若走到七八十,只多了些空洞的日夜,心却依旧困在琐碎与执念里,只怕这一生,不见得比半途而止更从容。
有人问,人生最长是多少年?用尽全力,活得精彩时,每一日都不短暂。柴米油盐虽平淡,苦辣酸甜也动人。所谓“寿比南山”,若只是形壳的延续,没有内心的丰盈,又有何意味?
五六十岁的离去,虽说让人遗憾,但如果这一程坦坦荡荡,了无心结,也是极美的落幕。人生的底色,并非由岁月的长度晕染,而是在困顿中闪现光芒、在低谷中种下希望。那些走过大风大浪、中流击水的勇气,把每一天都熬成诗,就足以对岁月交代。
相较之下,拖着沉重肉身耗尽时光,只剩孤寂和乏力,也许更令人感叹:有些人虽活百年,却依然没看懂人生的真谛。有些人,五十载已见风月,无憾终章。从容告别,走得坦荡,自是一种福报。
人啊,最重要的,并非活多久,而是如何活,把简单的日子过得通透。与人和解,与自己和解,既然终将归无,不如珍惜当下。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一场春雨、一抹斜阳,都是岁月温柔的人情馈赠。
回首漫漫长路,能珍惜眼前人,善待脚下路,不负红尘、不负自己。如此这般,便是无愧。
死亡不可逃离,可意味深长的活法,却能映照永恒。百年也好,半百亦罢,唯愿我们都能走得坦然,笑看生死,从容谢幕。不求长命百岁,只要岁月安好;不计活到几时,只盼此生无悔。
如果你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请默默点个赞。岁月如歌,留给自己,最好的答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