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44%的制造投资者正将业务迁出越南”的报道在产业圈引起震动,表面看上去是一个“关厂潮预警”,但当我们深挖信息来源与上下文,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44%的工厂将生产转出越南?

报道截图

该数据来自普华永道(PwC)于6月24日发布的一份市场研究报告,内容聚焦于美国对越南征收报复性关税后的企业反应。


44% 的投资者将生产转出越南?

报告中确实提到:

“约44%的制造企业正在将部分生产活动迁往越南以外的国家”,这句话成为“越南制造衰退”的主要证据。

但我们要提醒一句——不要把“部分转移”解读成“全面撤离”。

真实的意思是:部分多地布局,而非离开越南

我们梳理了该报告的具体内容与背景,得出更真实的三点事实:


一 企业只是“部分产能外移”,并没有真正大规模撤离

这44%指的是企业出于风险分散,在考虑将部分生产环节布局到其他国家,如印尼、孟加拉、墨西哥等,而越南的主要产线依然保留。


二 关税是一个变量,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美国从4月开始对越南部分出口商品征收高达46%的关税,包括鞋类、服装、农产品、家具等,这让企业不得不做出灵活调整。

但除了关税,还有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对中国的依赖、政商环境波动等深层次困境,才是压在越南制造身上的真实负担。


三 PwC的数据来自企业问卷,代表意向,不是既定动作

这些数字反映的是“考虑迁出”或“已启动多地布局”,不是“工厂已经关”,更不是越南就不再是全球制造中心之一。


美国要越南“脱钩中国”

但越南能脱得了吗?


一位熟悉中越制造的产业链顾问直言:

“美国想让越南承担替代中国的角色,但又要越南别从中国进货,这根本就是两难。”

PwC在报告中也指出,美国政府对越南施加的压力,不仅是关税本身,更包含“降低对中国原材料依赖”的战略要求。但现实是,越南80%的纺织、鞋业原材料都来自中国,要想短期内独立,几乎不可能。


越南神话会崩吗?

不会,但泡沫正在收紧

越南在过去五年,是中美关税冲突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但正如这份报告所透露的,那种“无风险增长”的状态已经结束。

今天的越南,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世界:

44%的工厂将生产转出越南?

美国市场在设防

中国原材料离不开

本地政策和土地成本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印尼、孟加拉等新兴制造国虎视眈眈

简单说,越南正在从“全球替代选项”变成“被替代的候选人”。


写在最后:

在全球制造进入“多节点”“去中心化”的时代,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长期独占红利。越南能否在压力下完成结构转型、保持其东南亚制造核心地位,才是真正的问题。

而对制鞋、纺织、组装类产业链来说,这也意味着一个现实判断:客户在变,税在变,市场不等人。

注:本文内容仅供行业交流与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来源:鞋界教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