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缘政治中,要争取盟友的信任,“信号释放”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根本的,还是要进行“利益捆绑”。据参考消息网6月30日的报道,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拉瓦尼当着美国媒体的面表示,“伊朗永远不会停止铀浓缩活动”,他强调,根据《核不扩散武器条约》,德黑兰天然拥有和平使用核能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应该说,伊朗代表的表态非常强硬,态度也非常坚决,那就是“永不弃核”。

专家称伊朗核潜力犹存

此外,据直新闻6月28日的报道,当日早间,伊朗为伊以冲突遇难人员举行国葬,悼念在“12日战争”中牺牲的60多名高级指挥官与核科学家。出席这一活动的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面对两个拥有核武的政权”,伊朗人民坚定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他强调,“伊朗和‘投降’一词毫无关联”。从“决不投降”到“永不弃核”,全然无视美以的军事压力,伊朗这是“下定决心”,还是“一时嘴硬”?

首先,伊朗对以色列的打击,的确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据新华社6月29日的报道,以色列28日多地爆发游行示威活动,在首都特拉维夫,数千名示威者聚集起来,要求以政府率先解决巴以人质问题,而不是对伊朗动武。以色列民众能有这样的觉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伊以冲突,被伊朗导弹饱和式打击“打出来的”。

专家称伊朗核潜力犹存

换言之,目前的内塔尼亚胡政府承受着很大的政治压力,如果不能速战速决解决伊核问题,就会陷入对伊朗的持久战,而一旦拖入持久战,其政权很可能就会倒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特朗普警告称,以色列随时可能恢复对伊朗的袭击,但事实上内塔尼亚胡做不到。而只要以色列没有动武,美国主动再去招惹伊朗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此,伊朗暂时处于一个“安全期”,撂撂狠话,鼓舞士气,是“人之常情”。

其次,伊朗必须要争取中俄的支持,那就要拿出一个鲜明的态度。不可否认,伊朗已经度过了眼前的难关,但美国、以色列不会就此罢休,尤其是以色列,以现今伊朗的实力,就已经险些让犹太人“破防”,再给其发展时间,更不知会有多大的威胁。因此,伊朗的未来依然是“危机四伏”,这就注定了伊朗不能单干,必须争取中俄这样的大国、强国的支持,这也是伊朗外长、防长接连访问俄中的原因。

然而,想要获得中俄实实在在的支持,比如俄罗斯的苏-35、中国的歼-10CE等等,伊朗就必须拿出一个鲜明的立场,不能像以前那样,对美西方“嘴硬心软”,甚至“摇摆不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德黑兰的态度似乎瞬间就变得旗帜鲜明起来,那就是“决不投降”,“永不弃核”,要与美国、以色列等反伊势力斗争到底。因此,伊朗的这番表态,也是为了争取中俄。

专家称伊朗核潜力犹存

最后,伊朗可能也是在为将来的美伊核谈做准备。在施压伊以停火之后,特朗普曾对外表示,下周将重启美伊核谈,还强调“有可能签署协议”,其实这就是施压伊朗做出让步。然而德黑兰也想明白了,短期内美以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比较低,自己不谈他们也没办法,再打下去,内塔尼亚胡政权肯定比伊朗政权“崩得更快”。所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于26日对外表示,“目前没有重启核问题谈判的计划”。

此话一出,顿时激怒了特朗普,后者于27日表示,本来还想解除对伊制裁,现在“他放弃了”;特朗普还怒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我救了他,但他却毫不感恩”。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伊这周重启核谈的可能性是很低了,但将来美伊势必还是要谈的,趁着自己短暂喘息的机会,伊朗抬高筹码,一方面可以降低美国的预期,另一方面,也能争取谈出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结果。

因此,对于伊朗“决不投降”、“永不弃核”的表态,恐怕不能单纯认为,此举是“下定决心”和美以干到底,也不能全然说是“一时嘴硬”,归根究底,还得看后续事态的发展。实事求是地讲,伊朗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征服的国家,只要德黑兰坚持斗争,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精神,美以还真不好拿捏他。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