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加沙10月10日电 热点问答|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前景如何

新华社记者赵伟宏

以色列政府10日凌晨宣布,已批准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签署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随着以方完成批准程序,协议开始进入执行阶段。

这份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协议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各方作何反应?执行前景如何?

协议具体内容

以色列媒体10日披露了以色列、哈马斯和调解人在埃及签署的协议副本。根据相关内容,停火将分为六个步骤实施: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结束加沙地带战争,各方同意为此采取必要措施”;在以色列政府批准后,战争将立即结束;人道主义援助立即全面进入加沙地带;以军将根据所附地图撤至商定界线,这将在特朗普宣布战争结束后并在以政府批准后的24小时内完成,且只要哈马斯全面执行协议,以军就不会返回加沙地带;在以军撤出后72小时内,哈马斯释放所有被关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被扣押人员,归还已故人员遗体,同时以色列也将相应地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员;由美国、卡塔尔、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代表组成工作组,跟进双方执行协议情况并进行协调。

以色列政府发言人9日说,以内阁会议结束后的24小时内,加沙地带将实现停火。双方接下来将交换被扣押人员,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领导人马尔万·巴尔古提不在交换名单中。人员交换结束后,以军将撤至商定界线,但仍将控制加沙地带53%的领土。

哈马斯高级成员乌萨马·哈姆丹9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协议规定以军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从加沙城、加沙地带北部、拉法及汗尤尼斯等地撤出,同时以方开放5个过境点允许人道援助物资进入加沙。

哈马斯首席谈判代表哈利勒·哈亚在9日晚间的声明中提及“双向开放拉法口岸”。他还明确人员交换的具体数量,即以方将释放250名被判无期徒刑的巴勒斯坦人员,以及1700名在2023年10月7日之后被捕但未参与袭击的人员,其中包括妇女和儿童。哈亚强调,已获得斡旋方及美国政府的保证,“各方均确认战争已彻底结束”。

国际社会如何反应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协议达成表示欢迎,呼吁各方全面落实协议,尽快结束战事、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

约旦、阿曼、叙利亚、伊拉克、突尼斯等多国对该协议的达成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实现地区安全与稳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很高兴看到达成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社交媒体发文对协议生效表示欢迎,呼吁各方严格遵守协议。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秘书长盖特对协议生效表示欢迎,呼吁斡旋方继续不懈努力,确保协议持久有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联合国将全力支持加沙停火协议,并已与合作伙伴做好准备,加大对加沙地带的人道救援。

协议执行前景

尽管各方表态积极且协议开始进入执行阶段,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短期来看,双方的人员交换面临信任危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包澄章认为,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本就缺乏互信,一旦出现撤军延迟或被扣押人员释放受阻等履约问题,协议的执行可能随时中断。

从长远看,尽管第一阶段停火协议有望结束当前交战状态,但这仅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小步,距离实现巴以持久和平仍很遥远。包澄章说,哈马斯解除武装与以色列停止军事行动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可能导致停火难以持续。哈马斯虽口头同意放弃加沙治理权,但对国际监管和部署维和部队持抵制态度,可能造成停火后加沙治理出现权力真空与混乱。(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