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AI大牛"、"硅谷最贵华人"身份走红的庞若鸣,是70后工程师、多家科技巨头的技术核心,也被业界称为"既懂炼丹又懂建炉"的跨界天才。根据最新媒体报道,他刚刚被Meta以惊人的2亿美元薪酬挖走,创下了华人工程师在硅谷的薪资新纪录。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图片ai生成

庞若鸣是70后上海人,高中就读于上海市重点高中向明中学,1995年毕业。少年时期他就在校内外信息学竞赛中表现突出,展现出非凡的编程天赋。

1995-1998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完成本科学业,仅用三年时间。在交大期间,庞若鸣作为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队核心成员,帮助交大队首次打进世界总决赛并获得佳绩。1998年,他作为正选选手带队获得全球第11名;毕业后还曾担任助理教练,带领交大队获得学校历史首枚世界铜牌。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庞若鸣的传奇始于上海,后赴美深造,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后便加入谷歌,一干就是15年。在苹果公司担任基础模型团队负责人期间,他领导了约100人的团队,为苹果的AI战略和下一代Siri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位低调的技术大拿为何突然成为科技界热议话题?让我们一起走进庞若鸣的世界。

Meta高薪挖角的内幕

事情起源于2025年7月初,Meta向庞若鸣抛出了年薪超过2亿美元的天价offer。这一消息由彭博社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首先爆料,随后被多家权威媒体证实。这一薪酬不仅远超苹果CEO蒂姆·库克的7460万美元年薪,甚至直逼足球巨星C罗的收入水平。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图片ai生成

挖角行动的内幕其实早在三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据接近Meta的知情人士透露,扎克伯格亲自参与了对庞若鸣的招募工作。最初接触始于一次私人晚宴,由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负责人Alexandr Wang牵线,邀请庞若鸣"纯粹交流技术"。在这次看似随意的晚宴上,扎克伯格展示了Meta对超级智能的愿景蓝图,并坦言希望庞若鸣能加入团队。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Meta组织了四轮秘密会谈,每次都由不同级别的高管参与。最后一轮谈判中,Meta提出了这份震惊业界的薪酬方案,并承诺庞若鸣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技术自主权"——他可以自行组建一支50人的精英团队,预算高达15亿美元,几乎不受公司常规流程限制。这些条件最终打动了庞若鸣。

2亿美元究竟是怎么构成的?实际上,这笔天价薪酬并非全部是现金。

据报道,Meta提供给庞若鸣的薪酬方案分为三部分:

年基本工资450万美元(已经是苹果给他薪资的两倍)、一次性签约奖金2500万美元,以及价值约1.7亿美元的股票期权,后者将在五年内根据绩效指标逐步兑现。有意思的是,合同中还包含了一项与Meta市值直接挂钩的浮动奖金条款——如果Meta股价在庞若鸣加入后三年内上涨超过50%,他将额外获得3000万美元奖励。

为什么Meta愿意付出如此高价?这与Meta的战略转型密切相关。扎克伯格已经多次在内部会议中强调,公司未来将全力押注"超级智能"(superintelligence),这是他认为比元宇宙更具战略意义的方向。为此,Meta在过去六个月里已经投入超过100亿美元,采购了全球最大规模的AI训练集群之一,包括超过20,000块H100/H200芯片。

庞若鸣将加入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是Meta的王牌项目,由Scale AI前创始人Alexandr Wang领导。该实验室拥有特殊地位,就是直接向扎克伯格汇报,绕过Meta传统的组织层级。此前,Meta已经通过收购Scale AI 49%的股份,获得了Wang及其核心团队的加盟。现在,庞若鸣的加入将为这个精英团队注入强大的技术领导力,特别是在多模态模型和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系统方面。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苹果方面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平静。据内部人士透露,当得知Meta的报价后,库克甚至没有尝试匹配。在一次高管闭门会议上,库克表示:"如果是这个价格,那他值得去那里发挥才能。"苹果已经开始重组AI团队,并紧急与Anthropic展开合作谈判,希望弥补庞若鸣离职造成的技术空缺。更令人意外的是,有消息称,庞若鸣离职后,苹果内部至少有7名资深AI工程师提交了辞呈,其中5人已确认将加入Meta。

庞若鸣到底牛在哪儿?

纵观庞若鸣的职业生涯,他的技术贡献主要集中在分布式系统和AI两大领域。

在谷歌期间,他参与创建了全球统一权限管理系统Zanzibar。这个Zanzibar是谷歌内部的一套「统一权限管理服务」。简单说,它就像一把统一的大门钥匙,给谷歌内部上千个产品管谁能进、谁不能进。作为项目负责人将系统可靠性提升至99.999%。这一成果虽然不为普通用户所知,但在谷歌内部被超过1000个项目采用,为谷歌的全球权限控制奠定了基础。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图片ai生成

2017年后,庞若鸣转向AI领域,与同事共同主导开发了谷歌内部的Babelfish/Lingvo语音识别框架。这个框架成为谷歌TPU上使用量最高的深度学习平台,甚至超过了谷歌广告部门和DeepMind的同类平台。他还是先进语音合成系统Tacotron 2的核心贡献者之一,这个系统能够直接将文本转换为高度自然的语音,是语音合成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苹果任职期间,庞若鸣领导开发了公司内部的多模态大模型"MM1"以及AI基础模型,显著提升了苹果的AI能力。他还主导构建了AXLearn深度学习框架,这个专门用于大模型训练的框架已于2023年开源发布,在GitHub上获得了2100多个星标。此外,他的团队还负责了Apple Intelligence中的Genmoji表情生成、邮件智能摘要等功能的研发与实现。

从学术角度看,庞若鸣在Google Scholar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46,000次,体现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他的研究涵盖了神经网络在手机处理器上的协同工作,以及利用并行计算加速神经网络训练等前沿课题。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在同行眼中,庞若鸣是技术与人格魅力并重的工程师。现任谷歌Gemini项目主管曹亮亮曾公开称赞他:"若鸣是那种难得一见的工程师——备受尊敬与喜爱。他不仅是出类拔萃的机器学习专家,对底层基础设施也有深刻理解。"这样的评价表明他不仅技术出众,个人品格也赢得了同事的敬重。

庞若鸣跳槽Meta的事件在科技界引发了热议。一方面,这被视为Meta与苹果在AI人才争夺战中的一次高调胜利;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顶尖AI人才的稀缺与价值。Meta肯开出远超华尔街顶级银行CEO的薪酬来争夺人才,预示着AI领域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据报道,此事已经在硅谷掀起了一场涨薪潮,多家科技公司纷纷提高顶尖工程师的待遇,以防核心人才被竞争对手挖走。可以说,庞若鸣的天价聘用在某种程度上重新定义了AI专才的市场价值。

全球AI角力中的人才争夺战

从全球视角看,庞若鸣的2亿美元天价跳槽案例远非孤例,而是全球AI超级大国角力的一个缩影。在当今世界,AI技术竞争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竞争,而顶尖人才则是这场竞争的核心资源。

硅谷最贵华人庞若鸣到底什么来头

美国科技巨头们的疯狂"挖人"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对中国AI快速发展的焦虑。特别是在过去两年,中国在大模型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百度、阿里和商汤科技等公司纷纷推出了性能可观的大模型,并在某些垂直领域展现出与OpenAI等相抗衡的能力。

面对全球AI格局的变化,美国科技巨头采取了"人才垄断"策略。以OpenAI为例,据报道其顶尖AI研究员的年薪已普遍突破百万美元大关,最高甚至达到数千万美元。谷歌DeepMind也在大幅提高薪资,以留住核心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Meta的2亿美元天价可以看作是一种"极限竞争"——为了在超级智能赛道上不落后于竞争对手,不惜以几乎不合理的价格锁定稀缺人才。

这种人才争夺战的背后是资本算力的双重竞赛。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全球前十大科技公司在AI领域的投资总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近300%。与此同时,全球高端AI芯片的短缺问题依然严峻,英伟达H100/H200系列GPU的交付周期仍然长达9-12个月,这使得拥有大规模算力的科技巨头在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

各国围绕AI人才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美国通过"国家AI倡议"为顶尖AI人才提供特殊签证便利;欧盟推出了"AI人才吸引计划",为移居欧洲的AI专家提供税收优惠;中国则通过"千人计划"等项目吸引海外AI人才回国。这些政策措施表明,AI人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各国都在全力争夺。

庞若鸣的案例也向我们揭示了当前全球AI发展的一个悖论:尽管开源社区和学术交流促进了AI技术的普及,但真正的顶尖技术和人才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科技巨头手中。Meta的2亿美元不仅是对一位工程师的投资,更是对未来AI主导权的战略布局。

这种极端的人才争夺战可能会对全球AI生态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可能加速AI技术突破,因为巨额投资和顶尖人才的聚集往往能催生重大创新;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加剧全球AI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拉大领先者与追赶者之间的差距。

在AI重塑世界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技术知识的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价值认可。会获得超出常规的回报。

从这个角度看,2亿美元也许只是开始。当超级智能真正到来的那一天,塑造它的那些人,很可能会被历史铭记为新时代的开创者。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