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染血军神利瓦莱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戴高乐号航母补给中

最近,法国海军高层在一次私人活动中的发言引起了军事观察界的广泛关注。据法国Naval News网站报道,多名法国海军高级军官详细透露了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执行"克莱蒙梭25"任务期间的幕后细节。这次罕见的"内部爆料"揭示了一个有趣的事实:号称要在印太地区"展示存在"的法国航母编队,在南海遭遇中国海军后,最终选择了绕道而行,最终没有一艘船敢于穿越台湾海峡。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戴高乐编队航行轨迹,在南海贴边走,不敢进入台海

说起来,法国人这次的"坦诚"倒是挺难得的。这位法国高级军官直言不讳:"一进入吕宋海峡,我们就被跟踪了,特别是被一艘中国海军054型护卫舰。"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法军统计发现,在相当于四分之三个地中海大小的海域内,中国部署了30到40艘军舰,还不包括民兵组织的小型船只。面对这种"实质性"的海上力量展示,这位法国上将的表态颇为耐人寻味:"我们做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不过从后续的行动来看,他们应对的方式就是——绕道走人。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戴高乐甲板上的机枪手,打打海盗还是不错的

"克莱蒙梭25"任务从2024年11月开始,预计持续到2025年年中,标志着法国航母自1960年代以来首次部署到太平洋。按照法国海军的说法,这次部署要在法国拥有国家利益的地区重申其存在。只是这个"重申"的过程似乎有些尴尬。

法国军官承认,整个编队在部署期间始终处于"竞争对手"的持续监视之下。无论是在叙利亚海域被俄罗斯苏-35战机飞越,还是在东南亚海域被中国军舰"热烈欢迎",法国航母编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更有意思的是,法军还在南海"遇见"了一艘中国航母,很可能就是山东舰。这种"不期而遇"的场面,想必让法国人深刻感受到了什么叫"主客之别"。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所谓的航母打击群,大部分时候只有3艘船,防空火力不如一艘052D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法国在台湾海峡问题上的态度转变。当被问及是否有法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时,法国海军上将的回答可谓是教科书级别的"打退堂鼓":"当时,我们认为穿越海峡没有什么用处。我们的一艘护卫舰'草原'号几个月前已经这样做过了。"因此,这次任务中,一艘护卫舰和补给舰直接停靠在冲绳,与台海保持了安全距离。

这种说法确实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将穿越台湾海峡视为维护"航行自由"的象征性行动,法国此前也多次派遣军舰执行类似任务。这次突然"认为没有用处",大概率是在为自己的务实选择找个台阶下。实际上,面对中国海军在南海和台海的强大部署,法国人心里很清楚:硬闯台湾海峡不仅危险,而且确实"没有用处"——除了给自己找麻烦之外。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在印度洋凑起来多国海军舰船,临时组成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拼多多舰队

要理解法国航母编队在南海的"谨慎表现",就必须正视法国海军实力今非昔比的现实。作为法国海军唯一的航母,"戴高乐"号虽然顶着“美国以外唯一核动力航母"的名头,但其技术短板早已不是秘密。

首先是这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动力系统。"戴高乐"号满载排水量4.2万吨,却直接移植了核潜艇的K-15反应堆,结果就是最大航速只能跑到25节,比一些常规动力航母还慢。这就好比给小轿车装了摩托车发动机,虽然也能跑,但总让人感觉有点别扭。

其次是对美国技术的严重依赖。"戴高乐"号的蒸汽弹射系统完全依赖美国技术,舰载预警机也是美国的E-2C"鹰眼"。对于一个以"独立自主"著称的国家来说,这种技术依赖多少有些尴尬。万一哪天美国人心情不好要"断供",法国人恐怕就得抓瞎了。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下一代航母PANG,如果采用3弹射器,整体能力大致相当于福建舰

更要命的是,"戴高乐"号已经处于生涯后期,而法国的下一代航母项目PANG还最早也要2038年服役。这意味着法国海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反观中国海军,不仅有辽宁舰、山东舰两艘现役航母,福建舰也即将服役,第四艘航母的建造也在稳步推进。

"克莱蒙梭25"任务期间,法军首次在航母上部署了数据中心,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作战能力。法国海军参谋长颇为自豪地透露,这些数据中心能够模拟各种作战场景,甚至预测中国潜艇的可能位置。听起来挺高大上,不过实际效果如何就是另一回事了。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在中国家门口展示小航母,无异于班门弄斧

毕竟,面对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实际部署,再先进的AI预测也得服从现实。30到40艘中国军舰的"欢迎阵容",已经足够让任何外国舰队掂量掂量了。更不用说中国在南海建设的各种军事设施和部署的反舰导弹系统,虽然中法当前并无实质冲突,但是一线官兵面对的压力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可不能拿自己小命去冒险。

法国航母编队在返程途中经过红海时的表现,进一步印证了实力有限这一点。虽然戴高乐号本身没有遭到胡塞武装的攻击,但护航的阿尔萨斯号护卫舰击落了两架无人机,舰炮上甚至专门画上了击落标记。对于常常号称世界第三大海军的法国来说,这样的"战果"确实有些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法航母编队在南海谨慎表现有何意味

▲击落俩简陋的无人机,就是法国此行最大战绩

总的来看,法国"克莱蒙梭25"任务的真实写照,更像是一次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务实表现。面对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强大存在,法国人选择了明智的态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对抗和摩擦。这种"知进退"的表现,比起某些动辄叫嚣自由航行却只敢在安全距离外晃悠的做法,反倒显得更有大国风度。毕竟,真正的实力展示不需要靠嘴炮,而实力不足时懂得举起白旗,也算是一种法式智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