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研究员:莫迪拥抱美英欧反遭重拳
10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吉隆坡举办的东盟外长会相当热闹,世界上主要国家的外长几乎都来了,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外长都齐聚一堂,足以可见东盟在国际中地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但仔细的人会发现,唯独印度外长苏杰生不见踪影。最近,印度和东盟闹得不愉快。
前不久,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发表争议言论,他抨击东盟为“中国B队”,并批评印-东盟贸易战略“愚蠢”。最近“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印度政府正考虑终止与东盟签订的《印度-东盟货物贸易协定》。
关于印度“退群”的理由有好几个:第一,贸易逆差激增。印度认为自2010年协定签署以来,印度对东盟的贸易逆差从50亿美元飙升至2022-23财年的435.7亿美元,认为该协定未带来对等利益,反而削弱本土制造业竞争力;第二,关税减让不对称。虽然东盟对印平均减税76.4%,但这数据存在注水,因为东盟内部减免水平不一样。
比如主要经济体如印尼(50.1%)、越南(69.7%)的实际减税幅度低于小国,印度企业仅能利用30-40%的协定优惠,而东盟企业利用率高达65-70%,加剧不公平竞争;第三,东盟没有严格执行印标准局质量认证,并纵容中国商品通过转口规避关税,导致中国商品“倾销”印度市场,冲击印度本土产业。这也是为什么印度工商部长将东盟定义为“中国B队”,印度认为东盟在贸易上过度依赖中国,成为中国商品进入印度的“走廊”,威胁印度国家安全和经济自主,不能便宜了中国。
有人说,2010年在印度本土制造业还没充分发展,且在东盟国家没对印擅长的服务业充分开放的条件下,就贸然签署了自贸协议,这个决策非常不明智,拖累了印度本土制造业发展。表面看挺有道理,其实这只能说明印度过去15年发展太慢了,所以跟不上快速发展的东盟。10年前越南还在大量进口印度钢铁,这两年打得印度也就只会非关税壁垒保护了。莫迪一上台发布了不少政策发展“印度制造”,结果十几年过去,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反而下滑了。
当时印度也是最后关头拒绝加入RCEP,这次想退群,都是基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竞争力不够。以前竞争不过中日韩,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印度没什么附加值产品出口,能出口的又没什么竞争力。不仅没有技术,营商环境又差,动不动就坑外资。没有外企积极参与竞争,印度国产又怎么提高竞争力,印度企业都在温室中吃独食,哪来的心思提高产品竞争力。印度政府一味采取非关税壁垒保护措施,只会让印度制造业越来越拉胯。周边国家都在快速发展,印度自然焦虑,但退群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误判,只会加剧印度贸易孤立的状态。欧盟因印度单方面撕毁东盟协定,重新评估与印贸易谈判,英国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也删除关键条款。
近些年,印度不仅限制中国产品和投资,试图单方面脱钩,现在又跟东盟闹崩了。莫迪政府开始推进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的自贸谈判,加入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合作框架,只是上来一个特朗普,直接给印度加上巨额关税,而且特朗普对印度的各种高关税极为不满,骂印度是“关税大王”,这次印度外长苏杰生在印度待了4天都没有得到接见,说明关税这事印度不让步就没得商量。
印度转向美国经济框架不成功,同时南亚区域合作也受到阻碍,南亚多国转向与中国合作。比如孟加拉国暂停与印度自贸谈判,转签《中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备忘录》,斯里兰卡退出印度主导的环孟加拉湾倡议。只能说,印度人就是这么短视,期待莫迪把“印度制造”带向何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