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两百年间累计割让疆域超三百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把整个印度版图拱手送人。

真正扎心的不是地图上消失的色块,而是每次领土危机都像挤牙膏式的被动应对。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沙俄1860年吞下海参崴建军港时,清廷还在为圆明园被烧跳脚。

等到左宗棠抬着棺材进新疆,阿古柏都快把天山南北吃成自家牧场了。

最要命的从来不是列强的枪炮,而是官僚系统里那套“不出事不花钱,出了事乱花钱”的运作逻辑。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看看黑龙江将军衙门留下的档案就懂了。

咸丰年间每年边防经费不到十万两,连维持边境卡伦的驿马饲料都不够。

等《瑷珲条约》签完,光是为安置逃难旗民就砸了八十万两。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雅克萨之战时的红衣大炮还在库房里生锈,对面俄军的后膛枪都能打三里地了。

更荒唐的是1900年义和团闹腾时,东北练军还在用同治年间造的土雷,而沙俄护路军早用上电动起爆装置。

技术代差背后是制度代差,日本明治政府能在甲午前完成全民义务教育,清廷建所武备学堂还要各省督抚众筹。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现在复盘那些不平等条约,最亏的不是割地面积,而是战略要地的永久性丧失。

珲春原本有十五公里海岸线直通日本海,现在成了内陆飞地图们江口的望远镜观测点。

特克斯河谷抢回来两万平方公里,却丢了阿拉套山口的天然关隘。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后世测绘专家研究过,晚清勘界官员根本没等高线概念,界碑全凭“望山跑死马”的土法定位。

中吉边境的乌孜别里山口,俄方勘界队当年带着经纬仪测算,清方代表还在用罗盘定向,这能不吃亏?

对比同时期奥斯曼帝国就知道,衰落的王朝都逃不过被肢解的命运。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但人家1864年就在伊斯坦布尔建了军事测绘局,清廷拖到1903年才成立陆军测绘学堂。

沙俄在远东搞殖民是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从西伯利亚铁路到哥萨克移民村都是国家意志。

咱们这边厢,1884年新疆建省后,甘肃往迪化运粮的骆驼队还得给蒙古王公交过路费。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制度性缺失比某个条约割地危害更大,1911年外蒙闹独立时,库伦驻军连发往北京的求救电报都要经俄国电报局中转。

现在看南海吹填岛礁的吨位,再想想晚清在帕米尔高原放羊式的边防,真是不同维度的治国思维。

当年左宗棠西征军用的德国克虏伯大炮,如今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能精确到厘米级。

迟来的重视。丢掉两百万土地后,才开始重视,标定三百万边疆土地

但技术优势永远替代不了战略定力,就像乌苏里江畔的东宁要塞修得再坚固,守不住珲春出海口照样被人掐脖子。

所谓“弱国无外交”,本质是综合国力撑不起地缘野心。

现在跟中亚邻国重新勘界,哪次不是带着遥感数据和历史铁证去谈?

当年要有这劲头,巴尔喀什湖东岸的渔场何至于变成哈萨克斯坦的旅游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